-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大讲坛-古代诗歌鉴赏(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 杜 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情与景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春天的花鸟本是可爱的,但《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9.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诗尾使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项羽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百战疲劳壮士哀”是根本原因,“中原一败势难回”是结果。三、四句从语气上是一个反问句式,从结构上又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意思很明确,态度很肯定。 10.对偶 是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并列在一起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在古诗词中常称为“对仗”,对仗中的“仗”字,来自仪仗中的“仗”字。仪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是指上下两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 “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苹萋姜,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三、四两句运用了对偶(对仗)的修辞方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句式工整,意思互补。 【简析】宜阳城在河南西部;唐代最大的行宫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李华的《春行即兴》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原本繁华热闹的地方,现在野草萎萋,涧水乱流,花自落,鸟空啼,多么寂寞冷落。虽然句句写景,没有抒情,但句句景物都饱含着诗人的昔盛今衰之感和凄凉心境。对偶是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几乎每一首诗都运用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极容易被忽视。 3.古代诗歌中一些特殊词: ①叠词:叠词除了生动形象地摹拟声言形态,营造意境,诗文更生动形象外,还起到了舒缓音节,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的作用。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了七个叠词。寻寻———词人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四处寻找,毫无着落;于是进一步苦苦搜索———觅觅;然而寻觅无果,反倒增添了孤寂清冷的感受———清清冷冷;一个闺阁寡妇,在国破家亡之后,又处于“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凉、悲惨、忧伤之情怎能不一齐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