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景中解决问题.doc
情景中解决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教育,把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
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内心体验,培养高尚品德。
历史学科有其特有的特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1)过去的一切,不可能重演,后人也无法亲自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很多曾经感动过一代人的英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也许变得遥远而陌生。要使他们真正理解、接受、领悟古人的情感和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创设历史情境的办法很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发达的信息技术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像视频等方式真实再现历史事件和当时的社会情景,使学生在通过直观、感性的认识使心灵受到熏陶和震撼和精神的升华,实现教学目的。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2)及时布置学生们撰写小论文,结合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课后同学们递交的小论文中,阐述了他们对日军侵略罪行的痛恨和为祖国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向上的决心。从论文看,学生们大多用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而不是盲目的民族复仇心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但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更自觉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增强他们关注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为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总体来说,这节课对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传统节日及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新课程改革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问题。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室也不是我们唯一学习知识的地方。我们可以广泛的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进行教学,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不能仅仅依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解决,对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不能够仅仅依靠口头的表达来实现,需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可以结合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把课堂向外延伸,用更宽广的舞台结合多方面的力量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通过这种纪念活动,不仅能够顺利的完成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也培养了学生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当然,除了开展纪念日活动外,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身边有用的资源,可以利用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和历史遗迹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理解尊重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培育热爱家乡、献身祖国的情感和理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教学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三、制定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试题,寓教育于试题,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价值功能。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知发展,关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和相应的情感教育,还需要在学习、接受、认识的基础之上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探索和命制基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主题的试题(以下简称“情感试题”),既是探讨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教学实践中处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见解
(一)、以情诱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如能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我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情感陶冶,如一声亲切的称呼,一道期待的目光,一个充满爱意的微笑。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心灵情感相互沟通、相互感染的过程,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师一踏进教室就应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让每位同学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情感表现和投入,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一份信任,用自己敬业爱生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爱与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英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展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的.PDF
- 广宇惊雷衙前围何志平.PDF
- 广州易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PDF
- 广西早泥盆世节甲鱼类及胴甲鱼类化石及.PDF
- 庙子沟铁矿(扩大矿区范围).PDF
- 延迟退休年龄之争.PDF
- 建筑系10人参展绿博会-淡江时报第927期.PDF
- 建设俭约云南.PDF
- 建设管理专用合同.PDF
- 弧形连铸不锈钢工艺技术分析‘.PDF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