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MR以及CT在临床诊治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MR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对照组患者则使用CT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后交叉韧带(简称为PCL)与前交叉韧带(简称为ACL)的测量值。结果:两组患者ACL与PCL的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PCL与ACL的测量值均要稍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治与重建中,MR和CT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MR的临床应用效果要略优于CT,两种方法均为临床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MR; CT;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56-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5.028
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可致使部分患者的交叉韧带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1]。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治中,各项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必经步骤,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中,MR和CT是常用的两项检查技术,均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两者的具体应用效果,临床上尚且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进一步分析并探讨MR以及CT在临床诊治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120例该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MR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对照组患者则使用CT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本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就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得以确诊。病例选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其他部位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能够配合相关检查操作。病例排除标准:参与本次研究前接受过相应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妊娠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26~37岁,平均30.3岁;病程2~10 d,平均(6.1±0.1)d;其中,交通事故伤、坠落伤、跌伤的患者分别为21、30、9例;闭合性损伤为33例,开放型损伤为27例。观察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27~39岁,平均30.5岁;病程1~13 d,平均(6.3±0.2)d;其中,交通事故伤、坠落伤、跌伤的患者分别为22、28、10例;闭合性损伤为31例,开放型损伤为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平均病程等相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使用MR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本组使用的MR诊断机为英国LF公司生产的Profile 3000型。本组所选的矢状位图象需为斜15°~20°[2]。其中,T1WI主要应用SE回波序列进行获取,TR的时间需保持为500~550 ms,而TE的时间则需保持为10~15 ms[3]。此外,T2WI主要应用FSE回波序列进行获取,TR的时间为3500~4000 ms,而TE的时间则为100~105 ms
1.2.2 对照组 使用CT进行临床诊治与重建,本组应用的CT螺旋机为德国ES公司生产的Ultra 4000型16排螺旋机;选取横断位按照常规进行扫描,其中,层厚不超过5 mm,而检查过程中的进床速度则需保持为8.70~8.75 mm/rot[4]。在获取原始图像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拆薄,以确保图像的层厚保持为1.20~1.25 mm,而重组数据的层距则需保持为0.620~0.625 mm[5]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录入相应的统计学系统,由专业操作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的交叉韧带进行相应的三维重建,以获得重建模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数据内容包括ACL与PCL的后外侧束以及前内侧束的长度、夹角以及宽度、厚度等[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后交叉韧带(简称为PCL)与前交叉韧带(简称为ACL)的测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PCL与ACL的测量值均要稍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表2
3 讨论
在人体骨骼结构中,膝关节交叉韧带属于一个极为关键的骨骼结构。膝关节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