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作用探讨.doc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作用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作用探讨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作用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可疑患有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入院患儿共45例进行B超检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同时需要测量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将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5例患儿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可以确诊为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指标,经B超术前检查所得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进行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特异性较高,操作简单,并且无创,更易于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可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B超;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65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06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0.03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常见的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经调查研究有确切数据表明该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0.3%~0.4%,在消化道畸形的发病率排名中占第三位[1]。以往笔者所在医院诊断该疾病仅依靠临床经验及X线检查。然而随着B型超声中高频探头的发明及应用,在提高使用B超对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诊断中的准确性上有极大的帮助。将近3年收入笔者所在医院并进行手术予以验证的45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所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入的住院患儿,其中男39例,女6例,年龄15~151 d,平均(75±12)d。45例患儿均发现有呕吐的症状,同时全部患者均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回奶为所有患儿的的最初发现症状,病情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进而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一般多为黏液或乳汁,个别患者偶见米汤类呕吐物,但所有呕吐物均未有胆汁被检出,若在胃内潴留的时间较长呕吐物则为凝乳,并且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症状的出现。患儿出现呕吐的最早时间为15 d。其中31例患儿可于剑突下或右上腹触及包块,10例患儿可见蠕动波或胃形。所有患儿均在实施术前进行B超检查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统一采用东芝350A型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15 MHz的高频探头进行腹部探查:实施超声检查前应按规程确保患儿处于空腹状态,使患儿仰卧或左侧卧于检查床上,充分暴露胸腹部,在剑突下及右上腹使用B超高频探头进行扫查,准确找出并标示出幽门管的部位,同时对幽门肌层厚度和幽门管厚度、长度进行准确测量,为观察患儿胃的排空状况、幽门舒张和收缩状况,采用给患儿适量喂水的方法进行[2] 1.3 诊断标准 超声显像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标准:幽门管长度≥15 mm,幽门管直径≥10 mm,幽门肌厚度≥4 mm,若以上三个标准并未同时达到,仅有一项或仅有两项达到标准[2],则采用超声评分系统见表1。当评分≥4分时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当评分≤2分时为阴性,当评分=3分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典型超声图像:当高频探头沿长轴纵切扫描幽门管时,反馈得到低回声团块形状为近似梭形,类“子宫颈样”的超声图像;当使用高频探头沿短轴横切方向扫描幽门管时,反馈得到低回声团块类圆形,呈现出外环内环低回声中环稍强的“同心圆”样超声图像[3]。使用高频探头扫描肥厚的幽门环肌反馈得到低回声、均质样图像,其外层为轮廓清晰并且较薄的浆膜层,而中央则为可依反馈得到强回声图像的幽门管黏膜,幽门管腔则呈线状无回声图像[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是一种消化道管腔狭窄,多是因为其幽门管壁的异常肥厚增生所造成,且常因狭窄造成幽门部的不完全性机械性梗阻,是新生儿多发疾病之一[5]。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比例为(4~5)∶1,且多为正常足月儿[6]。本次研究所收集资料的男女比例为6.5∶1,本病有家族集中的倾向。关于引起该疾病的病因一直存在着多种说法,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主要是由于幽门肌间神经丛的减少及神经节细胞的不正常发育或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导致;也有部分人考虑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若不及时采取正确治疗,会造成患儿出现脱水、体液不足、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并且还有可能出现窒息的危险[7] 以往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所采用的的方法均为使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