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代下红河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保护.docVIP

工业化时代下红河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保护.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化时代下红河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保护

工业化时代下红河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保护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时代是现代化时代的核心。工业化时代的快速来临,使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了衣、食、住、行。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工业化促进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的特色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红河州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在工业化前后的对比,如服饰色彩,服饰图案,装饰,及其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的影响,并且知其影响后,制定保护措施 关键词:工业化;民族;影响;传承保护 0 绪言 彩云之南行程匆匆,收获却颇丰。深入大山,零距离接触了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的少数民族,亲身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浓浓的民族气息。出乎意料的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如此快的程度下,红河州金平县还能保存着如此原始的民族风情,的确为一大奇观。山路蜿蜒,汽车载着我们激动好奇的心,一个山一个村地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红河州金平县的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使笔者大开眼界,生活在机器化生产的时代里,生活节奏如此快,还能有这么一块民族服饰的净土,和我们民族的一片民族净土,实属不易。十天之行,收获颇丰,不仅是服饰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感谢笔者的导师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带我们见识到如此的知识 1 红河州的少数民族简介 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是一个边境重州。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少数民族居多,如彝族、哈尼族、苗族、瑶族等等。每个民族生活方式不同,本民族服饰自然不同,如下做大概的简介:彝族 哈尼族及其服饰简介: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境内的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主要从事农业,以茶为主,以神灵为宗教信仰,居住在高山深处。服饰以藏蓝色和土红色为主,材料为土布,用颜色漂染。女子服饰款式较多,一般是右开襟,银币作为纽扣,下衣是一斤长裤,打绑腿、系花腰,在裤口衣领处都有锦绣装饰,头饰是一块五彩的包头巾,垂下五彩的绒球。男子的服饰基本一致,对襟黑色上衣,黑色裹头布 瑶族:以红头瑶为主。云南的红头瑶有很多支系,以金平县红头瑶为例,红头瑶妇女婚后要剃发,头饰特别明显,尖尖的圆锥形红色帽饰,额头绕一圈宽度5厘米左右的银饰。金平红头瑶擅长刺绣,下衣为长裤,整个裤子全部都是刺绣,刺绣种类为植物,从底层种子开始到最上层生长为植物,系有蓝色围腰,同样绣有植物刺绣。上衣为黑色斜对襟,领口有刺绣装饰,切挂有绒球,绒球颜色红色居多。袖口同样也有刺绣,在袖口有15厘米左右的蓝色拼接,上绣有植物花朵。男子为裹头巾,黑色对襟,长裤 苗族:金平县有花苗和黑苗之分,其区别主要在裙子的颜色。花苗的裙子是红色和蓝色相间;黑苗的裙子色彩是黑白,没有彩色,裙子款式齐膝喇叭裙,上衣款式基本相同,对襟黑色, 2 红河州少数民族现状及其工业化的影响 2.1 工业化的发展与服饰工艺后继乏人 社会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传统的衣服已不再是纯手工缝制。在街上,少数民族的老人们,依旧还是穿着少数民族服饰,年轻人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寥寥无几。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纯手工技艺传承无后,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传统技艺工艺繁琐,耗费工时长,故学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其中少数民族现状之一 2.2 工业化发展与混乱的装扮风格 老人穿的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是手工制作,大多都是工厂加工机器制作。机器制作的衣服和服饰上的刺绣没有手工制作的精致,自然失去了少数民族的手工之美。部分新婚或者少妇,上半身穿着少数民族服饰,下半身穿着牛仔裤或者裤袜,再或者上半身穿夹克,内穿少数民族服饰。这种不伦不类的混搭,使少数民族地区变得乌烟瘴气,这是工业化对红河州少数民族影响其二。这是经济化发展的后果,我们阻挡不了社会的前进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有利的、有效的保护 2.3 红河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面临严重性 工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红河州少数民族服饰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如再无完整系统的保护政策,红河州的少数民族服饰会在工业化的影响下越来越混乱,穿衣打扮越来越现代化。甚至,制作民族服饰的手工技术会消失,全部变成机器生产的工业化民族服饰 3 红河州少数民族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工业化的冲击使红河州的少数民族服饰面临诸多困境,即使在大山的最深处,也会受到工业化的影响,技艺的流失、少数民族的汉化等等因素。虽然政府针对此,也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但是并不能真正解决工业化对红河州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国家层面 鼓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创新突破。政府加大保护力度,鼓励年轻人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出台相关政策,不要仅仅在精神层面上的鼓励,要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