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手术方式疗效观察.docVIP

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手术方式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手术方式疗效观察

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手术方式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进行治疗。A组30例行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B组30例行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C组3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6个月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进行糖精试验,对比术后3、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功能。结果:3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而C组分别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The occurrence rat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P0.05),but the MTR of group C was obviously slower than pre-operation(P   【Key words】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The inferior turbinate boning; Mucosa scratches; Hypothermia plasma ab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ning,Nanning 530022,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0.00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鼻塞为其主要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对2011-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分别使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并比较3种方法治疗3~6个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状均为鼻塞,伴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均无效,检查有明确的下鼻甲肥大,鼻甲表面呈暗红色结节或者呈桑椹样变,1%麻黄素收缩鼻黏膜效果不明显,鼻窦CT扫描为单纯下鼻甲骨性肥大或者黏膜肥厚,术前均排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及鼻腔鼻窦肿瘤。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6~56岁,平均30.8岁;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4~60岁,平均31.7岁;C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4~63岁,平均32.5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所有手术方式治疗时均采取仰卧位 采用鼻内镜及手术器械,全部病例均在电视监控系统介导下进行手术。用1%丁卡因+0.01%肾上腺素行鼻腔表面麻醉2次,每次约5 min,此后以1%利多卡因进行下鼻甲黏膜浸润麻醉 1.2.2 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 患者仰卧位,麻醉起效后内镜下以镰状刀在下鼻甲内侧黏膜中上1/3交接处由前向后做横向切口至下鼻甲后段,以剥离子从切口对下鼻甲黏骨膜行上下分离,暴露下鼻甲骨前缘和下缘,剥离同时撬动下鼻甲骨外侧面,使之分段骨折游离,依次取出游离的下鼻甲骨。对下鼻甲局部黏膜肥厚者,以镰状刀在黏膜表面做横向划痕2~3道,形成新的下鼻甲。术后用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进行压迫止血,2 d后取出填塞物 1.2.3 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患者仰卧位,麻醉方法同上,采用美创低温等离子治疗系统MC-GZ510,MC345型号刀头,输出能量档定在5挡,时间10 s。使沾有生理盐水的刀头分别选择下鼻甲前端、内侧面或者下缘插入,由前向后进行消融10 s,视下鼻甲肥厚的程度及患者鼻腔阻塞的程度决定消融的通道数量。术后一般无须鼻腔填塞 1.2.4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患者仰卧位,鼻腔麻醉方式同上。以止血钳将下鼻甲拟切除部分钳夹约5 min,下鼻甲剪沿夹痕将肥大的下鼻甲剪除,必要时对部分增生骨质进行切除。切除部分一般为下鼻甲体积的1/4~1/3。术后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进行压迫止血,2 d后取出填塞物 1.2.5 术后处理 以上3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鼻腔清理治疗。术后鼻内镜下复查清理鼻腔1次/周,总共4次,之后每月复诊1次,连续2~6次,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 1.3 鼻腔黏膜纤毛传送速率(MTR)测定 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术后6个月行糖精试验,方法如下。测试时温度控制在20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