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思考.doc
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为高考所驱,高中语文教学弱化了、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情感体验和人格的塑造,表现在备课时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上对相关环节的处理和驾驭上,出现了丢魂或伪魂的现象。对此,我们语文老师应提高思想认识,自身先感动,驾驭课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然而,语文新课改走到今天,关于教学目标,人们记得的并且认真实践的也许只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吧,人们已经淡忘了、忽视了或者说弱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只重视了铸造语文教学的躯体和血肉,而忽视了赋予语文教学以灵魂。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丢了魂。
听听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对年轻老师的指导吧:“立足高一,瞄准高三”,“立足课本,瞄准高考”;看看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吧“这一篇,没什么考点,不讲!这一篇,高考不考,不讲!这一篇吗,教参写的是好,可讲了又有什么用啊,略去!”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看看听听吧,那可本应是充满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地方,但却成了撒哈拉、戈壁滩,无言的黑白,死寂一片;本应是思想、思维的自由舞动,却成了观点技能的机械加工。上课要么是机械操练,枯燥讲解,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索然无味;要么是没有独立思考、没有深度思考做基础的另类解读、“合作探究”,肤浅偏执,嘻哈搞怪,虚假繁荣。没有了灵感,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美感。
那么,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这种无灵魂或伪灵魂的现象,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要牢记语文学科的性质,它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应具有人文性;要牢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它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体验过程,发现方法,学会理解并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应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它不仅要让学生考上大学,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社会的一个健全的人。
其次,在相关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要到位。笔者曾多次有过这种体验。讲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客居他乡的游子看到早春美好的景色,不但不欢乐,反而触动了乡愁,动了归乡之念,因为“景信美而非吾土”。赏析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就讲,我自己就有这种感受,每到春天,在苏州看到金黄的油菜花开,我就想家,想到从前在故乡,我从城里骑车回乡下看望父母,油菜花金黄,麦苗油绿,母亲那时会在麦田拔草或是干着什么农活,当我到达地头,叫一声“妈”,母亲就会直起腰,应一声“诶!”幸福地笑着,看着我走向她。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讲着讲着,我的喉咙发硬,声音也变了,而学生也都神情凝重地看着我,全场寂然。
再次,老师要能够驾驭住课堂气氛。语文老师应当有意识、有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去营造不同的课堂气氛和情绪,去驾驭课堂,而不是被动地跟着学生走。讲到《高祖本纪》刘邦赴吕公宴,老师的神情语言就要轻快戏谑些,气氛就要活泼些;讲到《刺客列传》易水送别,语言气氛就要慷慨悲壮些;讲读到《项脊轩志》,作者回忆先母和祖母,“余泣,妪亦泣”、“长号不自禁”时,声调就要悲伤些;老师范读《琵琶行》,读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要激动,要共鸣,而读到最后“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语气要深沉而冲动,语调逐渐低而慢,读后应是满场寂然,老师此时要给学生时间让他沉浸一会儿。
最后,思想教育要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语文教学首先要贴近文本进行赏析,让学生真正领会意蕴,体验情感,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品德情感教育如果不联系实际,学生内心不触动,则体验总是隔着一层,也很难生活中做到。笔者是班主任,讲《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追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勤奋艰苦,“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首先让同学们赏析作者的生活条件、心理和品质。大家很快便得出结论:贫困艰苦,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但内心坦然平衡,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内心有追求,乐而忘忧。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和敏感的心理,我并没有让学生发言讨论,而是直接引导:“如果你家庭条件不如别人,你要向作者宋濂学习,不要自卑,你的父母来学校看望你,你不要难为情,想别人会怎样看你。你要坦然地与你父母坐在一起,头对头地吃他们给你送来的饭菜,挽着你的父母的胳臂坦然地漫步在校园里;你不要跟人攀比,咱没条件;更不要仇富,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