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题1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第3题每空2分,第5题4分)
1、一个物体所承受的水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周围的 和 的强度,以及液体
的 等性质。
2、网板的水阻力与 、 、 、 、 和
、 等有关。
3、渔具水阻力的一般计算公式表达式是 (与水流相对速度v,流体密度ρ,特性面积S,阻力系数Cx)。网板诱导阻力系数Cx和升力系数Cy与展λ的关系式是 。
4、柔索所受的载荷如是沿索长均匀分布的,则按 法计算分析,如是沿弦长均匀分布的,则按 法计算分析。
5、平面网片与水流方向成α角时水阻力的计算公式是 (与水流相对速度v,流体密度ρ,网片实际使用面积S,网目大小的一半a,网线直径d,阻力系数C0)。
6、渔具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应包括 、 、 、 等。
二、简答题(25分)
1、作用在渔具构件上的水动力通常如何分类?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原因?(15分)
2、纲索是柔性线,请问柔性线的定义?有什么特点?(10分)
三、推导题(16分)
已知渔具水动摩擦阻力与下列因素有关:渔具的线尺度L,与水流相对速度v,流体密度ρ,流体粘性系数μ,重力加速度g;使用因次分析法,推导渔具水动摩擦阻力的关系式。
四、论述题(15分)
试论述田内渔具模型水槽试验的相似准则:田内假设,速度比、网片张力比和纲索张力比的内容(假设实物和模型的材料是相同的、实验水槽的流体是海水)。
五、计算题(20分)
1、m,高12m,目大30cm,网线直径1mm,水平缩结系数为0.707,流速为0.8m/s。请用田内的网片阻力公式计算该网横流时的阻力。(8分)
2、已知浮筒在最大流速4kn时水阻力为10000N,浮力12000N浮于水面,浮筒索长30m,kτ=0.04,kN=1.1,水中重量为p=20N/m,直径d=22mm。试用分段法求浮筒索下端的张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第3题每空2分,第5题4分)
1、一个物体所承受的水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周围的漩涡和波浪的强度(其中写水流速度也可给一半分),以及液体的 粘性等性质。
2、网板的水阻力与 机翼平面形状、展弦比、翼形的厚度、拱度 、受流面积、和相对运动速度、 冲角等有关。
3、、。
4、柔索所受的载荷如是沿索长均匀分布的,则按悬链线法计算分析,如是沿弦长均匀分布的,则按抛物线法计算分析。
5、。
6、渔具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应包括 几何相似 、 运动相似 、 动力相似 、 流体动力相似 等
二、简答题(25分)
1、作用在渔具构件上的水动力通常如何分类?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答]、渔具所承受的水阻力Rx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水动力而形成的动水阻力Rd和水摩擦阻力Rf。其中动水阻力又主要由压差阻力Rp和波浪阻力Rw组成。
Rx=Rd+Rf=(Rp+Rw)+Rf
这几种阻力有时独立存在,有时几种并存。渔具在流体中运动时,主要遇到水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如在水面运动时,则还遇到兴波阻力。
(1)摩擦阻力:由于水的粘性作用,与运动物体紧密接触的边界层内的水体也获得一定的速度。紧贴物体表面的水质点相对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而随与物体的距离增加,水质点的运动速度达到来流与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值,因此,在边界层内的水流具有速度。水层之间互相摩擦,消耗了物体前进的能量,造成了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的形成原因也可以看成:当流体流经一物体时,由于流体的粘滞性在物体表面产生切向应力,这些切向应力的合力在来流方向上的分量就是摩擦阻力。)
(2)形状阻力:当流体流经一物体时,如果该物体的外形不是很好的流线型,或者由于冲角的关系,以及流体的粘滞性的影响,往往会在被绕流物体的尾部产生旋涡。由于旋涡的存在,使物体尾部的压强和没有旋涡时的压强有很大差别。因而沿物体外形的压强合力不等于零,产生正面的作用力。这种因绕流时存在旋涡而造成作用在物体壁上的法向动压强的合力不等于零,在运动方向上的分量称为旋涡阻力。因为它与压力差有关,故又叫压差阻力。同理,因为它与物体形状密切相关,一般称形状阻力。(从能量角度来看,形状阻力的形成是由于界层内水质点的动能因克服粘滞性而被消耗,以至物体后面的压强达不到势流中应有的大小,使物体表面压力分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物体的前后压力差。)
(3)兴波阻力:物体在水面运动时,扰动了水面,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