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药环境毒理1
第九章 农药环境毒理 第一节 农药的残留 残留:使用农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残存于环境中的量 对农药残留动态进行监测,了解残留规律及开发新型低残留农药,制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加强管理,从而将农药残留降到最低限度。 一、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与代谢 1.农药代谢的基本形式 (1)衍生:农药在动植物体内经过酶的作用,或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或受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可氧化、还原为其它类似衍生物。 OCl: DDT可出现多种氧化衍生物 OP:杀螟松在昆虫和植物体内均可被氧化成类似衍生物,杀螟松在土壤中容易被细菌还原成胺基杀螟松。 (2)异构化: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中的硫代磷酸酯类,变化形式是硫原子和氧原子互换。 六六六的丙体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成甲体等。 (3)光化:喷洒到田间的农药由于吸收光能,产生异构化、光水解或光氧化。例如,OCl中的环戊二烯类,狄氏剂、艾氏剂能转化为更稳定、毒性更大的光化异构体。 (4)裂解:农药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作用产生水解或脱卤,导致农药分子的裂解,通过裂解可使农药从非极性化合物转化为极性强的化合物。 (5)轭合:脂溶性农药在生物体内经过氧化、还原或水解而形成的羟基、羧基、胺基、巯基等极性基团后,能与生物体内的糖类、氨基酸等结合成轭合物。 在植物体内最常见的是与葡萄糖轭合。 在动物体内通常是与葡萄糖醛酸轭合。 2.主要类型农药在环境和动植体内的代谢特点 有机汞农药:经微生物代谢为甲基汞。引起严重残留问题。 例如:日本“水俣病”。国外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由于工厂排出含汞的废水污染鱼,蚌等水产品,人食用这些污染的水产品后,继而使人体内含有有毒的甲基汞而中毒。 有机氯农药:性质稳定,代谢产物与亲体化合物接近、残留问题与亲体化合物一样。 有机氟农药:氟乙酰胺,既是杀鼠剂,又是高毒内吸杀虫剂。水解后的代谢产物氟乙酸剧毒,残留问题突出。 有机磷农药:性质不太稳定,易在动植物体内降解,有些OP农药,尤其是内吸杀虫剂如内吸磷在植物体内有一个增毒过程,硫醚键被氧化为毒性更高的砜和亚砜。因此,内吸磷的残留问题比一般有机磷重得多。 有机氮农药:杀虫脒的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的致癌作用比杀虫脒高10倍,杀虫脒致癌作用的无作用剂量为20PPM,4-氯邻甲苯胺则为2PPM。 二、农作物与食品中残留农药的由来 1.农田施药后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 内吸性药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分、养分的输导而传播,引起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如氟乙酰胺、内吸磷、乙拌磷对于这类药剂严禁用于烟、茶、蔬菜及稻麦等粮食作物。 渗透性强的OP农药如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杀螟松等,在作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深达性。 2.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 在田间用药时,大部分农药是散落在农田中,有些飘散到大气中,有些农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残存的农药可以被后茬作物吸收。 有些报道表明,某些茶区虽已禁用DDT、六六六多年,但采取的茶叶中仍可检测出较高含量的DDT和六六六以及代谢产物。 水生植物从污染水质中吸收农药的能力比陆生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能力强。 3.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是促使食品含有农药的重要原因。 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农药,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食物链,动物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体后,农药在生物体间转移的现象。 如:在农田喷洒有机氯杀虫剂毒杀芬后,撒落在农田的农药污染了附近水域,使水中含有1PPB,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水中生长的藻类植株贮存量达0.1~0.3PPM(浓缩100~300倍); 取食藻类的小鱼体内含量达3PPM(与水相比3000倍); 取食小鱼的大鱼体内含量达8PPM(与水相比8000倍); 食鱼性水鸟体内含量则高达39PPM(与水相比39000倍)。 三、农药在食品中残留的控制 1.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 2.合理使用农药,包括施药方法、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及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在不超过最大允许残留量的前提下,最后一次施药离作物收割的间隔天数,被称为安全间隔期。 如何确定安全间隔期? (1)动物慢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 (2)根据对动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推算成人的ADI(mg/kg)。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mg/kg) 用每公斤体重摄入药物的毫克数来表示。 在人的一生中每日摄入该剂量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害。在推算时,要加上安全系数,国际上一般规定将试验动物的无作用剂量缩小100倍左右,有些国家要求更严,如日本要求缩小200~500倍。 (3)根据ADI值推算最大允许残留量(PPM) 最大允许残留量:供消费食品中可允许的最高农药残留浓度。 ADI值×人体标准体重 最大允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