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疗药物外渗损损伤与处理
临床症状 1.局部肿胀、疼痛:患者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刺痛或烧灼感,注射部位肿胀,溶液滴注过程中流速变慢。 四、化疗药物外渗造成机体损伤的机制: 1.药物与细胞组织的DNA结合:如蒽环类渗出后嵌在DNA链,引起慢性的、严重的组织反应和坏死。因为存在正常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链性反应,所以愈合很慢。 2.抑制炎性细胞的生成,造成局部组织坏死迁延不愈。 3.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受损,组织修复困难。 3.充分稀释,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4.如果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应该先输注非发疱性的药物,两种药物之间以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液冲洗管道。 CHOP方案:长春新碱 环玲酰胺 阿霉素 输注顺序? 8.如使用短导管输注化疗药物,再输入前必须确认导管在血管内。 9.合理使用药物,掌握化疗药物的输注时间。 10.不能用有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或者拔针,输注前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液冲洗。 11.做好患者宣教,输注化疗药物时患者不能随意调节滴数,如发现不适,及时报告医生护士。 处理原则 一旦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应马上停止从该处继续输注化疗药物,并判断药物外渗程度、范围,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采取相应的处理。 阿霉素 碳酸氢钠5mg+地米4mg 用法:局部皮下或静脉注射 解毒机制:降低与DNA结合率 应激预案: 1.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保留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于皮下的药液,减少药液的残留。 2.报告护士长,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局部处理。 应用解毒剂: 丝裂霉素、更生霉素、氮芥 10%硫代硫酸钠+3ml生理盐水,注射于外渗处 长春新碱 150单位透明质酸酶+3ml生理盐水 阿霉素 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50~200mg 用法:局部皮下或静脉注射 解毒机制:减轻炎性反应 如没有解毒剂,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 目的:减轻疼痛 避免外渗的药物向周围扩散 如局部静脉炎症,可使用喜疗妥涂抹,每日3-4次。急性炎症期还可用硫酸镁(粉剂,水剂)+地塞米松局部湿敷。 3.局部冷敷(6h~8h为宜),严密观察,防止冻伤。 奥沙利铂外渗禁止冷敷 4.抬高患者外渗处肢体,严重者制动,72小时内禁止热敷。 5.观察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做好交接班。 6.如果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者坏死,可以考虑局部切除或者整形外科治疗。 谢谢聆听 化疗药物外渗损伤与处理 肿瘤科-刘江玲 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引起静脉炎或者周围组织损伤。 一、外渗的原因: 1.解剖因素:老年患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血流减慢等因素,化疗药物组如静脉,短时间内局部药物浓度升高,易导致化疗药物渗漏。 2.生理因素:上腔静脉综合症或者腋窝手术后,由于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增加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 3.药物因素:化疗药物刺激性及毒性较大,在短时间内高浓度输注,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局部血管酸碱失衡,导致药物外渗;为降低局部血药浓度,减慢输注速度,但同时就延长了输注的时间,是药物与组织接触的时间延长,也容易导致药物外渗。 4.注射部位:外周浅表静脉较细血流量较低,不能及时稀释短时间内注入的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容易导致药物渗漏。手腕、手臂上的神经和肌腱比较多,发生渗漏容易导致神经和肌腱的损伤,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最好选择中心静脉通路。 二、分类 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分为三类 1.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柔吡星,吡柔比星、长春新碱、丝裂霉素、放线菌素等。 2.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者轻度静脉炎而无局部坏死的药物,该类药物容易导致血管内膜变色,外观呈咖啡色。如:达卡巴嗪、依托泊苷、环磷酰胺、顺铂、异环磷酰胺、5-FU,奥沙利铂。 3.非刺激性药物:无明显刺激或者发疱作用的药物。如:博来霉素、氨甲蝶呤。 三、临床表现 按照反应时间分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组织坏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