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课件(PPT 21页).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六、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中国史纲》(一、二卷)、《中国史论集》等。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内蒙访古》是作者1961年访问了内蒙古后写的游记。共分为六章,各冠以小标题:“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大青山下”、“游牧民族的摇篮”、“历史的后院”和“揭穿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选了二、三章。 绵亘(gèn) 峪(yù)口 山麓(lù) 苑囿(yòu) 青冢(zhǒng) (sè)闭塞 (sài)塞外 (sāi)活塞 单 (dān)单纯 (chán)单于 (shàn)姓单 塞 第一部分 一段最古的长城 第一层(1—2)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第三层(6—7)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 第四层(8—9)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 第五层(10—12)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 第二层(3—5)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 1、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寻访的?按先后顺序说出作者的游踪。 2、作者主要写了那些内容?是怎么组织在一起的?那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3、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怎么评价这两件事?从中看出作者的用意何在? 线索(游踪) 记遗址 塞外风光 大青山 大青山南麓 赵长城遗址 (大青山上) 一段最古的长城 地理条件自然环境 战略地位民族关系 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 引资料 作分析 古今差异 引用史料 修筑长城胡服骑射 引用史料 战略地位重要 赞赵武灵王 文章内容是以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的。 5—7段的议论,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说明了此地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强调了修建长城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两件事有何内在联系? 这两件事反映了赵武灵王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是抵御外侵,保卫和平生活;一是学习外民族的长处。它们是统一的 ,因为都是属于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并且都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 修长城看起来是一种战备手段,但这种战备并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而是为了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环境,为了保护各民族的友好往来;而“胡服骑射”则是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地处理民族间的关系。 翦伯赞·《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何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在这首诗中,翦老不仅赞颂了赵武灵王当年的杰出功绩:一是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克服了狭隘的民族偏见,敢于向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勇于革新;二是在物质、技术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出于维护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安定,修筑了长城。同时也饱含着对时代的巨大变迁、民族关系的本质性变化的无限感叹。今天,重读此诗,我们不仅会对赵武灵王这样一个“大大的英雄”油然而生敬意,更为寓含其中的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而钦佩心折。 1、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是按什么路线来游访的? 2、这部分主要写了那些内容?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3、这部分可分为几层?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4、作者对古堡和青冢发表了那些议论?有什么作用? 在大青山下 汉代古堡(在大青山下) 昭君墓 建堡历史 古堡分布建堡目的 位置意义数量 叙写遗址引用史料 和平往来未被隔断 和亲政策好 线索(游踪) 记遗址 引资料 作分析 第二部分 在大青山下 第一层(1—9)汉代城堡的形成和废弃,强调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和平往来仍未隔断。 第二层(10—14)写昭君墓,颂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这两方面内容是汉朝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也是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所表明的两方面观点——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动,强调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视民族团结的主张。 8—9(对古堡的议论)高度评价了阴山一带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的中间站的历史作用,并强调了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10、13、14(对昭君墓的议论)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与和亲政策,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