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VIP

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

学兔兔 第 31卷 第3期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2014年5月 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 21 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性能 房德仁 ,李婉君 ,刘中民 ,赵金波 ,姜雪梅 ,张慧敏 (1.烟台大学山东省化工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烟台 264005; 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用不同的沉淀方法制备了Cu—Co催化剂,用 XRD,XPS,TPR和BET技术对催化剂前体以及催化剂的 物相等进行了表征,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合成低碳醇活性。结果表明: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催化 剂时,催化剂是由细小的CuO晶粒和Co。O 晶粒以紧密排列的形式均匀分散在颗粒中,CuO和Co。0 间的 相互作用大于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同时,用并流法制备的催化剂的低碳醇合成活性以及醇选择性都好 于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用分步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催化剂的二次粒子是由内部富 CuO和外层富 Co。0 的颗粒组成。由此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和醇选择性较低,而有利于烃的生成 和C0水煤气变换反应。 关键词:铜一钴催化剂 合成低碳醇 加料方法 前体 协同作用 中图分类号:0643.3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低碳醇作为汽油添加剂或汽油代用品在 后,将两种料浆混合继续老化 30 min,然后进行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过去 水洗、干燥等,其余步骤同上,得到的催化剂前体 3O年人们在从煤或天然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方 和催化剂分别成为CuCo-2和CuCo一2c。第三个 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n。]。由于Cu—Co催化剂中 样品的制备方法同第二个样品,但铜和钴的料浆 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以及生成 Cu-Co双金属活 分别老化60 min后混合,然后进行水洗、干燥等 性中心有利于醇类的生成_4 ,在较为和缓的条 操作,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和催化剂分别成为 件下即具有较高的合成低碳醇活性,因此被认为 CuCo一3和CuCo一3c。第四个样品的制备方法同样 是较有开发价值的合成低碳醇催化剂r1 ¨]。但目 品2,但铜和钴的料浆分别老化60 min后各自进 前Cu—Co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还不能满足工业 行水洗,然后将湿滤饼混匀进行干燥等后续处理, 生产的需要,产物选择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笔 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和催化剂分别为 CuCo-4和 者研究了加料方式对 CuO/CoO的催化活性和低 CuCo-4c。 碳醇选择性的影响。 1.2 样品表征 1 实验部分 X射线粉末衍射(XRD)采用Shimadzu公司 1.1 样品制备 XRD6100仪测定(Cu K。)。X射线光电子能谱 催化剂前体采用不同的沉淀法制备。第一个 (XPS)采用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ES- 样品采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硝酸铜和硝酸钴 CALAB 250仪测定(Mg K ),用 Cls峰 284.6 的总浓度为1.0 mol/L,Cu/Co摩尔比1:1,沉 eV校正。BET 比表面积采用 Quantachrome 淀剂为 1.0 mol/L碳酸钠水溶液,沉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