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层压裂微地震的3种监测方式
学兔兔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年1 2月 第32卷 第6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J.JpI) Dec.2010 Vo1.32 No.6
储层压裂微地震的3种监测方式
杜文军 (新疆油田公司彩南作业区,新疆阜康831 511)
雷湘鄂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黄 江 (新疆奥盛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储层压裂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低渗透油气藏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压裂
产生的微地震可提供裂缝扩展过程的重要信息,准确监测徽地震对于评价压裂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介绍检测压裂徽地震的3种主要监测方式:地面监测方式、井下监测方式和井口监测方式。阐述3种监测
方式中传感器的布置特点,分析了计算微地震源位置的走时方程,讨论了3种监测方式的优势和缺点,
最后对微地震监测的现场实践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储层压裂;徽地震监测;传感器布置;走时方程;震源位置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0)06—0303—03
储层压裂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低渗透油气藏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
压裂可在地层中产生裂缝,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提高油井的产能。在储层压裂过程中岩石遭到破坏并
形成裂缝,沿着压裂缝的扩展面上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微小地震,通过对微震波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就
可以计算微地震震源的位置,进而获得储层压裂缝的有关参数[1]。微地震监测提供了目前储层压裂中最
精确、最及时、信息最丰富的监测手段。它可以对储层压裂的范围、裂缝发育的方向、大小进行追踪和
定位,客观地评价压裂工程的效果,优化压裂方案设计,提高压裂效率 j。
近10年来我国一些油田陆续开展了储层压裂的微地震监测,按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可分为3种:地
面监测方式、井中监测方式和井口监测方式。
笔者将分别叙述这3种微地震监测方式的观测
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1 地面监测方式
压裂井目的层段进行压裂作业时,监测微地震
的传感器都布置于地面 (如图1所示),这就是微
地震的地面监测方式。裂缝扩展过程巾会产生微地
震,震源辐射出的地震波穿过地层介质到达地面的
传感器。通过分析记录的地震首波到时,可计算出
图1 地面监测方式示意图
微地震源的位置。
地震首波的走时方程。” 为:
V (T,一T )一~/( 一.27 )。+( — ) 4- (1)
式中,P波首波的到时T。和传感器位置( ,, )是已知的;P波由震源向地表传播的平均速度 。与地层的
速度模型有关,可以综合反射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获得;解算的是微地震的发震时刻 T。和震源位置( ,
[收稿日期]2o10—1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CDB389)。
[作者简介]杜文军 (I 966一),男,1 988年大学毕业,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油田开发及水力压裂等工作。
[通讯作者]雷湘鄂,E—mail:leixe@whigg.ac.cn
学兔兔
· 304·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0年12月
Y,2)。
地面监测方式可直接获得微地震源的三维坐标,对于准确描绘储层中压裂缝的位置形态是非常有利
的,这是地面监测方式的一个优势。由于微地震的能量很小,若被压裂的储层很深,则微地震波的信号就很
难被布置于地面的传感器识别,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介孔材料SBA-15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pdf
- 介孔氧化铝及其前体的晶体结构与表面化学的研究进展-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孔碳负载型蒽醌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孔碳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pdf
- 介孔分子筛负载茂金属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孔碳负载铂催化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清洁合成-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电常数法在原油破乳剂脱水性能评价中的应用-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用于CO_2分解的研究.pdf
-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催化乙醇脱水的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