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01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重点:古代汉语的定义、两种书面语形式及其课程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书面语的分化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五四”以前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共同语,是一种书面文献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一) 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文言文-古白话文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二、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 第一、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更好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第二,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丰富现代汉语,增进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第三,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第一、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以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培养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 《四库全书》入选的书籍有3475部,79070卷。其中有大量文学、史学、哲学和科技著作。 古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1)读不懂,不明白古文的意思。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用现代汉语来理解,不明确古今区别,造成误解。 “富贵则亲戚畏惧”《国策·秦策一》 (3)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好象讲得通,其实不精确。 “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告诉其弟子吴普,古时长寿的人运用气功锻炼身体和治病的方法之一:熊颈鸱顾。“熊颈”应作“熊经”。而《古汉语研究》95年4期李怀之《“熊经”新解》指出以前解作熊经,形近而误,“经”当“悬挂”讲,“熊经”即象熊一样悬挂,模仿熊攀挂树枝的动作。《广雅·释言》:“经,径也。” 《文选·左思》李善注:“直行为经。” 鸱(chī ),又名角鸱,是猫头鹰的一种。鸱顾,象角鸱一样回头顾盼。模仿角鸱回头顾盼的动作。“熊”“鸱”都在动词前作状语,这种现象称作普通名词作状语,译为象熊一样径直走,象角鸱一样来回顾盼。 第二,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 朱自清《背影》中有“赋闲”一词。 (失业在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代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僵硬……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説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选·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曰章苏代讲其丈夫宦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丈夫果来,於是因令其妾酌(斟)药酒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zhì)而覆之(倒了它)。於是因佯僵而仆之(倒掉它)。” 《战国策·燕策一》:“人有恶苏秦於燕王者章苏秦讲忠信之事:‘臣粼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男主人),言之则逐主母(女主人),乃阳僵弃酒。”(阳:通“佯”) 第三,培养语文教学能力 《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复”下无注。“复”作副词的常用义是“又,再”,如本文“终老不复取”。这里讲成“又,再”不妥。“又,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而焦仲卿只娶了刘兰芝一人,也只娶了她一次。“复”有助动词“能”义。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如果解为“又,再”似乎亦通,但不合事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百川不可能西归,更谈不上再向西归。“幸复得此妇”即幸好能得到这个妇人。 《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广雅·释诂》:“疲,惫,极也。”西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对文,“极”亦“倦”。 南朝·梁·殷芸《小说》: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