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徐健顺吟诵的现状
吟诵的现状
一、传统吟诵(私塾吟诵)现状:
全国各地都有会传统吟诵的人士,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部分是90多岁到100多岁。平均每个市(包括各郊区县)有1-10名左右,北京有百名左右,也有的市已经没有会吟诵的人了。这些先生中很多人也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吟诵人比较多、吟诵保留尚比较系统的地区有江苏常州、福建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北河间、北京等地。
很多尚在世的老一辈的著名学者都会吟诵,如周有光、季羡林、霍松林、冯其庸、叶嘉莹、吴小如等等。
由于以前的私塾有义务教育的特征,某些地区也有年纪很大的农民或者家庭妇女会吟诵,如北京昌平、河北河间、江苏镇江等,但是他们的吟诵多为初级。这种情况很可能在全国各地都有。
除了汉族,某些与汉族接触密切、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少数民族也有汉语吟诵,如壮族、白族、布依族、纳西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全国各地的吟诵调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吟诵调也有差异。但是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
20世纪以来,陆续有一些吟诵的录音录像,散在某些机构和一些个人的手中。这批录音十分珍贵,其中不乏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而且音质正在损坏之中,也亟需转录保存。
总的来说,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传统吟诵的历史
魏晋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魏晋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顾宪成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此即吟诵之声。清中叶,桐城派创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流传至今。曾国藩谓: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曾国藩是桐城传人。
古代的吟诵主要通过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以后,新学堂更盛。私塾进一步消亡。但是在农村,由于新学堂的师资匮乏,私塾还有存在的空间,新学堂也有私塾吟诵的成分。在城市,私塾公学已经很罕见,只有一些书香门第仍以家馆或家学的方式继续私塾式教育。新学堂基本不再吟诵。
1920年唐文治办无锡国专,大力提倡吟诵。“唐调”大行于江南,散布至今,成为最大最完整的一个吟诵调。“唐调”也是桐城派吟诵调的一支。
20年代西方话剧大为传播。西方的朗诵全面引进中国,学校普遍以两字一顿法念书,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的问题。抗日战争时私塾再遭灭顶,同时朗诵诗盛行。抗日战争结束后,汉语朗诵基本定型,其形态始终留有抗日朗诵诗的痕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朗诵遂一统天下。
三、对吟诵的研究与呼吁
1920年赵元任首次研究吟诵,写成论文,1922年录制常州吟诵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两次录制“唐调”唱片。
20年代至40年代,很多著名学者撰文、写书,呼吁传承吟诵文化。其中通晓西方文化的学者尤甚。
1946年,刚刚收复台湾,台湾教育当局面临如何在台湾推行国语的难题,遂组团北上取经。北大中文系应命召开专门研讨会,由魏建功主持,二十多位著名学者与会,一致指出吟诵乃不二法门。台湾后来果然执行了这项政策。60年后,台湾吟诵盛行,而大陆反零落迟暮,岂不可叹!
建国以后,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很多著名学者仍然在不停撰文呼吁恢复吟诵,至“文革”始息。80年代学术复苏,学者聚会常有吟诵,亦有演出、研究,许多领导和学者提倡吟诵,但未能推广。
80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人专力做新吟诵。
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华钟彦、王恩保、秦德祥、李西安等人专力搜集吟诵、进行研究。1995年,茆家培主编《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出版。1997年,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吟诵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
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常州吟诵的传人确定,共9人。
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了吟诵学术研讨会。
四、海外吟诵现状
日本吟诗社众多,社员据说有数百万。其吟诵的内容有日诗有汉诗。汉诗吟诵有吟诵谱传世。上世纪经常来我国交流。现在也有来访问的,但是少了。日本吟诗社存在人员老化问题。韩国、朝鲜(其实包括我国的朝鲜族)也有汉诗文吟诵传统。高丽、李朝时盛极一时。但是传承的情况远不如日本,有似于大陆,目前也已经亟需抢救(但是韩国政府和学界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日韩两国的汉诗文吟诵都用本国语转读音。其节奏音律,与中国吟诵虽各自传承千年,而仍有协和之处。由于其音多为中古借音,而音乐却是重音语言的特点,所以很有研究价值。越南也有汉诗文吟诵,传统悠久,自成体系,但现在的传承情况尚不明。
台湾吟诵之风盛行,吟诵自幼儿园开始进入教育体系。大学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及收治住院基本病种、中医医疗技术目录.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指南(TCAQ10208-2024).docx
- 门诊质量管理基本内容.docx VIP
- 马工程管理学全章节(共16章&绪论)思维导图.pdf VIP
- 东芝(TOSHIBA)变频器VF-S11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四年级奥数---格点与面积---(学生版).docx VIP
-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人才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