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和他的浩然之气从心理学角度读
孟子和他的浩然之气 从心理学角度读《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对孟子思想的记录,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完善和发展。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两千多年来,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孟子》一书虽然重在谈论为官行政之道,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发掘之,其包含的心理和谐思想丰富而深刻。
《孟子·告子上》第十二节(以下只注篇名和节次)有这样一段描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对人们只重视生理上的健康,忽视心理(或心性)上的和谐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不知轻重,这在当时难能可贵。
对“浩然之气”的论述和追求是《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一思想对于今人培养和谐心理颇有借鉴价值。公孙丑询问孟子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二)可见,孟子将懂得辨析言辞和养浩然之气作为自己的突出优点而津津乐道。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培养之?孟子的解释颇耐人寻味: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二)
这段话既形象又深刻。笔者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浩然之气是一种“心气”,是多种优秀心理品质的综合。因为任何单纯一种心理品质是构不成“气”的。然而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孟子本人也说不清楚,实事上也很难说清楚,因为人的“心气”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只能说它强大、刚健、合乎义和道,是充满正义、仁义的正气和大气。应该说,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所极力推崇的这种浩然之气对于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第二,浩然之气的根基是义和道,要靠义和道来培养,缺乏义和道就会疲弱。今天,义和道属于“德”的范畴,对其的培养属于德育的内容;浩然之气作为一种“心气”,是心理和谐的综合体现,而对其培养,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的内容。因此,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或许没有意识到,他关于浩然之气和义道关系的论述,与今人要解决的“德”和“心”、“德育”和“心育”的关系问题不谋而合。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孟子的观点,即心理品质要靠品德做基础,靠品德来护养。因此人品是第一位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必须和良好的人品相结合,才有所谓的浩然之气,否则,二者的脱离,特别是离开良好人品的所谓良好的心理品质绝不是孟子所追求的浩然之气。
第三,浩然之气的养成要靠平时不断的日积月累,决非一日之功,更不能拔苗助长。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只有坚持不懈地“集义”,即坚持正义,而不是偶然地坚持正义,才会有凛然的“浩然之气”。可见浩然之气的养成决非易事,决非想当然地欲取之则得之,而是贵在坚持。
第四,浩然之气要靠内心修养,不是从外而入;其养成是习惯成自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这里强调的是浩然之气的养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没有主观上的努力,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济于事。这个观点也警示我们,任何德育或心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受教育者只有在内心深处不断地修养,才能形成浩然之气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通读《孟子》,孟子的浩然之气迎面扑来,对今人培养和谐之心理颇有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的浩然之气表现在他一向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要有自信之豪气。在《公孙丑下》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这种建立在自知之明基础上的自信是心理和谐的支柱。
孟子的浩然之气表现在他对“志士”、“勇士”“大丈夫”的描述上。认为志士要有“不忘在沟壑(有志之士不怕弃尸沟壑)”、勇士要有“不忘丧其元(勇士不怕丢掉脑袋)”的心理品质(《滕文公下》一)。至于大丈夫标准就更高了,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二)意思是说,只有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大的住宅里,站在“礼”这个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义”这个天下最正大的道路上,得志时跟老百姓一起遵循这条道路前进,不得志时便独自照这个行事,厚禄高官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培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继承、创新与发展》.ppt VIP
- N2010色谱工作站说明书.doc VIP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培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ppt VIP
- 涂塑钢管焊接施组方案.pptx VIP
- TCECS1179-2022 预铺防水卷材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与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 解析几何 备考策略课件.pptx
- 仪表实操题集.doc VIP
- 2023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pdf VIP
- 【总结】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总结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