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doc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10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1例未出现异常,1例由于病灶部位特殊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例患者共检查出10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11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2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2例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例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例经MRI检查发现,3例T2W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例显示高信号,DWI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例为均匀性强化。结论:原发性乳腺癌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DWI可有助于临床诊断乳腺淋巴瘤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06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31 恶性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临床上其影像学诊断较易被漏诊或误诊。术前明确诊断乳腺淋巴瘤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有利于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1]。目前有关影像学诊断乳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 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1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45.7±3.1)岁,病程时长1个月~3年,平均(1.1±0.9)年;临床症状表现:头晕、头疼、癫痫、呕吐、行走不稳及肌力减退等。所有患者均无脾、肝、全身淋巴结肿大,穿刺骨髓均未见外来细胞。1例患者由于分娩后乳腺肿胀予以切开引流后切口未愈合而来院就诊,14例患者体检时发现乳腺肿块;7例患者检查发现病灶部位增长快速,且伴有患侧腋窝中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患者病灶区域内局部皮肤发红,3例患者伴随乳腺疼痛。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予以X线片检查,8例患者予以CT扫描(平扫2例,增强扫描6例),9例患者予以超声检查,4例患者予以MRI检查 1.2 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enographe DS系统进行数字化的乳腺X线片检查,检查时予以全自动曝光,照射体位主要为内外侧斜位和头尾位,必要情况下予以局部加压放大照射以及特殊照射体位。采用美国GE生产的Logiq400、500、Aloke α10超声诊断仪,探头为9~15 MHz,取仰卧位,扫描部位为双侧腋窝和乳侧。采用GE生产的LightSpeed VCT64排CT扫描仪器,扫描范围从胸廓部位到肺底。采用GE生产的3.0T型超导MR成像仪器,扫描序列为DWI(1000 s/m2,b=800),T2W脂肪抑制序列以及双侧乳腺矢状位平扫和增强动态扫描。所有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生阅片 2 结果 15例患者中检查出17个病灶,其大小为1.2~12.0 cm;10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发现1例未出现异常,1例患者由于病灶部位特殊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例患者共检查出10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11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2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2例患者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例图像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例患者经MRI检查发现3例患者T2W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例显示高信号,DWI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例为均匀性强化 3 讨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临床上未有鉴别两者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形态学标准[2]。所有乳腺恶性淋巴瘤中原发性乳腺瘤的发病率占到0.04%~0.7%。Wiseman在1972年提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包括:(1)淋巴瘤侵入部位及其周边存在有乳腺组织;(2)组织学临床取材十分充分;(3)仅乳腺患侧腋窝淋巴结节受累,未见淋巴瘤和淋巴结节出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