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型h1n1流感讲座山东省新发突发传染病讲座
甲型流感的临床相关问题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甲型H1N1演变过程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过程 产生的具体过程:1998年,北美地区爆发了一场流感病毒,这种病毒是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和一种禽流感病毒在猪体内,与猪流感病毒混合后变异形成的。随后,这种由三种病毒混合形成的新病毒再度与北美H1N1猪流感病毒交叉,形成了北美甲型H1N1和北美甲型H1N2两种流感毒株。这两种毒株接着又与欧亚甲型H1N1病毒在猪体内混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乐观的理由 病毒本身: 1.甲型H1N1流感的蛋白表明此病毒感染上呼吸道而不是下呼吸道, 从而导致其危险性减轻。 2.英国科学家发现 :甲型H1N1流感病毒版本类似触发温和反应的其 它NS1变种。 3.目前的甲型H1N1缺乏一个重要的分子标志(病毒内部蛋白PB1 上的 F2片段), 这是在1918年的病毒和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中 都存在的。目前的甲型H1N1就缺少能成为一个主要杀手的基本条件。 4.病毒目前没有发现变异;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有效。 “群体免疫”: 因为人类在过去数十年来一直暴露于H1N1病毒,我们可能有一些针、 对猪H1N1病毒的交叉免疫力。虽然这种免疫力可能不足以防止患病, 但很可能能降低病毒引起的死亡率。 担忧的理由 学者们的普遍担心是,新流感病毒会和高致命性H? 5N? 1禽流感病毒重组,形成同时具有高致命性和高传染性的毒株。 10月份新增病例是前5个月的总和。峰值比季节性流感高,预计峰值时间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 。? 致死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 全球截至10月底:确诊40万,死亡5000例。重症病例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5天病情开始恶化,进展速度快,多数在24小时内发生呼吸衰竭。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重症病例中最为常见,常导致死亡。30%可见继发细菌感染。 呼吸衰竭和难治性休克是最常见的死因。 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重症风险更高。 甲流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的疾病模式存在显著不同。 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死亡病例特点分析 重症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242例的性别分布:男162例、女80例 。 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242例的年龄分布:平均年龄28.6岁,最小7个月,最大83岁。 按年龄段统计:20岁及以下110例、21-65岁125例、65岁以上7例。 ——男性女性;65岁以上较少。 重症病例的基础病伴随情况 重症病例242例中除2例不详外,患有基础病的为59例,无基础病的为179例,1例妊娠31周,1例剖宫产术后1周。 ——无基础病占74% 死亡病例特点(1) 25例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11.3天,最短1天,最长35天。 25例死亡病例中,有基础病的为11例;无基础病的为13例,一例不详。 ——无基础病的占50%以上。 死亡病例特点(2) 25例死亡病例中有基础病的11例,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15.5天,最短1天,最长35天。 25例死亡病例中无基础病的13例,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8.3天,最短1天,最长17天。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早期症状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广东一例死亡病例 患者,女,14岁,东莞万江某中学初二学生。 11月10日出现咳嗽、咽痛等不适。 11月12日5时许,患者发热,体温高达39.8℃;11时许,病情加重; 13时许,到东莞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部诊治, 检查发现患者神志 不清,随即收住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入院诊断为“发热、神 志不清,查因:1.败血症?2.中枢系统感染?” 11月12日下午,病情进一步恶化,终因呼吸循环衰竭,12日20时20分死亡。 11月13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11月14日,省卫生厅接到东莞市报告后,立即组织临床医疗救治专家 组对该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省市专家诊断其死因为:1.中枢性 呼吸循环衰竭;2.脑水肿,颅内高压;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4.甲 型H1N1流感。 ——本病例发病第3天出现发热,之后病情迅速恶化。 山东一例死亡病例 4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