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要点
大气圈有没有边界? 大气是不是无处不在? 大气对地球重要吗?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怎么样? 大气保护地球生命: 1.“防弹衣” 2.“遮阳伞” 3.“保温被” 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波长过短或过长所负荷的辐射能量都很少;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光谱在0.1~5um的范围; 太阳辐射中99%的能量在0.15~4um的范围,其中 0.4~0.76um为可见光区,>0.76um的为红外区,<0.4um为紫外区。 太阳辐射能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其中,可见光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并以0.47um附近最强,红外区占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7%。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地太阳辐射的反射。 反射能力取决于云的厚薄, 薄云反射率:10~20%; 厚云反射率:90%。 大气浑浊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也越大。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只有一部分被地面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地面反射出去。 散射辐射 影响散射辐射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透明度、云量 A)太阳高度角大,入射辐射量多,散射辐也相应地增强; B)透明度差,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多,散射辐射也强; C)云量大,散射辐射大。 D)太阳光经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 3.“保温被” 地面辐射 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约有75~95%)被大气中的云、雾、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um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此波段为“大气窗”。 大气辐射 (1)大气靠吸收(其吸收具有选择性)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 1)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最明显,可吸收5~8.5um,18um~红外区范围的太阳光; 2)二氧化碳:吸收波段有4.3um,14.7um,尤其是在14.7um为中心的吸收带范围很广; 地面和大气既吸收太阳辐射,又依据本身的温度向外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因而地面和大气辐射的电磁波长比太阳辐射波长得多,其能量集中在3—120 微米的红外范围内。故习惯上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据估计,约有75—95%的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用于大气增温,只有极少部分穿透大气散失到宇宙空间。由此可见,地面是大气第二热源。气温变化必然受到地面性质的影响。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40—50 米厚的大气层所吸收。 地面辐射的方向是向上的,而大气辐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称大气逆辐射。逆辐射可减少地面因长波辐射而损失的热量。这对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太阳短波辐射易于达到地面,地面长波辐射却不容易散失到宇宙空间,从而对大气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不致过于剧烈。这种作用称大气花房效应。 * *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氮78% 氧21% 其他气体1% 氩、CO2、O3等 干洁空气组成图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 成分 次 要 成 分 水 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3、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 3、(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排入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 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温度、密度、运动状况 大气的垂直分层 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地面 O3 吸收紫外线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的增 加而递减, 纬度不同厚度变;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电 离 层 处于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理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精品课件.pptx
- 空分液化装置工艺卡片.pdf VIP
- 2021年5月22日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pdf VIP
- 上交大《高速铁路动车组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模块6.pptx VIP
- RICOH理光DD 3344c操作说明书.pdf
- 食堂装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pdf VIP
- GB51162-2016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中国区实践赛(昇腾Al赛道)省决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