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生野生动物与保护区管理山威
水生野生动物与保护区管理试题
考试题目
一. 简述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濒危水生物种总体状况
1、物种多样性及其水生生物保护区概况(数字注明出处和年代);
2、国家和部分地方级重点保护水生动植物物种种类及其总体濒危状况;
3、物种直接致危因素;
4、现有保护措施分析。
(500字内)
一. 简述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濒危水生物种总体状况
截至1999年底,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居世界前列。属于中国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67种。(三明市环保局网站)
关于保护物种2004最新的评估数据:两栖纲的受威胁比例:125种 (39.88%), 软骨鱼类:100种,硬骨鱼类:300种。
从1998 年至今,全国新建各级、各类保护区160 多个。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提高。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江豚迁地保护。广东海龟保护区积极研究改进繁殖方法,使稚龟成活率从40%提高到90%。(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在全国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物种直接致危的原因总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点?
(一)自然原因?
一方面,?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另一方面,如果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也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
(二)人为原因?
1.生态环境破坏?
2.资源的过度开发?
3.环境污染?
(1)水体污染??
(2)?土壤污染?
(3)?空气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一)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制度?
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二)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
(四)国家合作与行动?
(五)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