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乙醇的开发与利用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乙醇的开发与利用技术

生物乙醇的开发与利用技术 姓名:冯旺 学号 班级:10级城市规划一班 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目前,全球现在使用生物乙醇做成ETBE替代MTBE,通常以5~15%的混合量在不需要修改替换现有汽车引擎的状况下加入;有些时候ETBE也以替代铅的方式加入汽油中,以提高辛烷值而得到较洁净的汽油;也可以完全替代汽油使用为输送燃料。 生物乙醇作为生物新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 美国国家能源部以及国内将生物乙醇列入未来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要研究项目,并已经和杰能科、Novozyme等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了合作研发。在巴西,乙醇燃油已经占该国燃油的40%。 Burrill Co在200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应用生物精炼技术,制造木制产品的残留物、城市垃圾和园艺废弃物的feedstock可以供应超过500百万公吨的生物质,估计可以产制出至少5亿加仑乙醇,相当于现在全美国四分之一的汽油消耗量;另外,玉米禾茎等农业废弃物的feedstock,可以产制出1~1.5亿加仑汽油。来自美国DOE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2010年全球生物乙醇的使用量有望达到40亿加仑,而2020年这一量有望超过95亿加仑。 据估计,生物乙醇可以减少约80%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 在美国,大多以玉米做为生质原料产制生物乙醇,2004年初估已有12%的汽油中添加有10%生物乙醇,在加油站贩售供一般汽车使用。 在欧洲地区,则使用小麦或大麦做为原料。以瑞典Agroetanol AB生物精炼厂为例,2003年该公司生产50,000立方米生物乙醇,约需135,000公吨小麦和989,245 GJ能源。其燃烧后所产生的能量虽然较汽油燃料为少,但是经由4~5%的比例混合之后,1立方米生物乙醇即可完全取代1立方米的汽油;且以生命周期评估进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比较,估算出每年可减少121,65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瑞典,这些原料需要62,000英亩的种植面积,有助于保护约620个农民工作机会,因此被认为有促进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目的,而得到欧盟执委会的支持。中国在纤维素酶生产技术、戊糖发酵菌株构建等方面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目前各单位中试研究的每吨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消耗都在6吨以上,生产成本估算都在5000-6500元/吨乙醇以上,还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理性估算,中国的纤维素乙醇形成规模化生产至少还要3-4年以上研究。河南天冠、安徽丰原等公司的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发和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2002年生物乙醇的产量和使用量 国家 最主要的原料 生物乙醇总产量 生物燃料使用量 生物燃料所占比列(%) 巴西 甘蔗茎 9.5 8.7 92 美国 玉米 6.4 5.7 90 欧洲 甜菜、大麦 1.6 0.2 14 全球 各种 26 16.4 63 燃料乙醇从受到热烈追捧到遭遇质疑和限制,目前似已陷入迷局。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寻求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成为各大能源消费国的当务之急。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国际社会对石油最佳替代新能源——生物燃料乙醇质疑的声浪却越来越大。 2005年6月,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玉米等生物材料转变为生物乙醇德国成本山需要消耗太多石化材料,所有用生物乙醇作为替代能源实际上并不经济也不环保。研究发现,从玉米提炼乙醇所消耗的能量比燃烧这些乙醇所获得的能量要多29%,如果从木头中提取,那么所消耗的要多处57%,以大豆为原料提取的能量消耗也要多出27%,而如果用向日葵作原料,则消耗的能量比获得的能量要多出1倍以上。因此,这些研究者认为用生物乙醇替代石化能源,是典型的得不偿失。 但是生物乙醇的支持者却强调生物乙醇比传统的石化燃料更加清洁,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应用开辟新的市场。 不过,尽管有这一不同的声音发出,欧美各国目前还并没有停止生物乙醇的开发和推广努力。未来怎样,也许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论证。 中国开发生物燃料乙醇的热潮也在近两年骤然升温。2005年,中国生产燃料乙醇125万吨,2006年增长到133万吨。中国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已占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从长远来看,在2045年左右全球石油资源枯竭的时候,乙醇等新能源的开发首先会改变世界粮食的消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