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
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
了解干预后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险行为和性病相关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对MSM人群进行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共3次横断面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检测HIV 和梅毒。结果 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5),最高提幅达19.83%。2个以上性伴数的人数比例从84.79%下降为65.95%,保持单一的性伴数比例从15.21%上升至34.05%。最近1次肛交和最近6个月肛交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从72.17%和43.04%上升至75.10%和45.20%。最近1年作过HIV检测比例从28.26%升至44.69%。HIV的感染率为0.87%~2.43%,梅毒感染率为8.18%~11.28%。结论 针对MSM人群的宣传、干预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据最新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估计,到2007年底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为70万(55~85万)人,女性占30.8%,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现存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0.6%,男男性传播占11.0%[1]。艾滋病感染途径正转为以性传播为主,而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势头。为探索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干预效果,于2007年对南方某城市的MSM人群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干预过的MSM活动场所,参加过干预活动的MSM作为调查对象。分3次招聘MSM志愿调查者,第1次230人参加(基线调查),第2次452人参加(干预后6个月)、第3次452人参加(干预后12个月)。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后使用由国家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实施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基本知识、高危行为、性病艾滋病相关感染状况等。调查时间为干预前(2007-08/09)、干预6个月后(2008-03/05)、干预12个月后(2008-09/11),每次调查均同时抽取血液样本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1.2.2 干预方法 采取同伴教育、网络宣教、QQ聊天、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咨询等综合措施对调查对象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
1.3 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液标本分别作HIV抗体(HIV-Ab)、梅毒感染检测。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采用2次血清ELISA方法检测HIV-Ab(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复核阳性者送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试验;梅毒初筛试验RPR(TRUST)使用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剂,梅毒确诊试验(TPPA)使用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试剂。
1.4 统计学分析 问卷经核对后录入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5.46岁、27.39岁、27.27岁,未婚者分别为89.13%、84.50%、84.30%,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 经过2次干预后,除问题“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针具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外,MSM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其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性伴数的变化情况 干预后,2个以上性伴数的人数在减少,保持单一的性伴数比例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6个以上的性伴数减少比较明显,由基线调查的27.39%减少到16.4%,降幅达11%(表3)。
2.4 性行为和安全套的变化情况 3次调查 MSM 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和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最近1次肛交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检验意义;最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的每次都用的比例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2.5 性病的实验室检测情况 最近1年做过HIV病毒检测率由28.%提高到44.7% ;3次调查HIV 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毒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男男性接触者是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在该 人群中发现,我国最早发现的HIV病毒感染者也是在男男性接触者[2]。研究对象中未婚占了8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了85%。与国内报道MSM人群未婚率高、文化程度高一致[3~4]。
调查发现,MSM人群仍普遍存在有高危险性行为,如肛交、口交、双性性行为和安全套的使用率不高等,这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瓦楞纸板生产线常见问题及维护方法.doc
- 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探讨.doc
- 甘蔗叶的利用研究.doc
-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doc
-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问题.doc
- 瓷器鉴定的断代与分期方法.doc
- 瑞士手表在中国的营销案例.docx
- 甘露醇的作用.doc
- 生产中八种浪费的原则及解决方法.doc
- 生产实习实践.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