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药用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竹叶药用价值

淡竹叶 药名:淡竹叶。   汉语拼音:Dàn Zhú Yè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   性味:甘淡,寒,无毒。   归经:入心经、肾经。   功能:甘淡渗利,性寒清降,善导心与小肠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 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痈天吊,喉痹,烦热。用法与用量:6-15克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及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   采收和储藏: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2]1.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 ?? 淡竹叶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2.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3.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喉痛。淡竹叶解热作用   本品水浸膏给注射酵母混悬液引起发热的大鼠灌胃,有解热作用,解热的有效成分溶于水及稀盐酸,但不易溶于醇及醚。对大肠杆菌所致发热的猫和兔,2g/kg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约为33mg/kg非那西汀的0.83倍。   利尿作用   正常人试以本品10g煎服,利尿作用弱,但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其利尿作用较木通、猪苓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强。   其它作用   本品水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本品粗提物100g(生药)/kg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43.1-45.6%,但对子宫颈癌-14和淋巴肉瘤-1 腹水型无抑制作用。本品还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毒副作用   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645g/10g。本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 64.5g/kg。鉴别测定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25-30cm,直径1.5-2mm;表面淡黄绿色,有节,节上抱有叶鞘,断面中空。叶多皱缩卷曲,叶片被外形,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叶鞘长约5cm,开裂,外具纵条纹,沿叶鞘边缘有白色长柔毛。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以叶大、色绿、不带根及花德者为佳。常用配方   1、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2、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10、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   12、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13、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14、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15、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16、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