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pdfVIP

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

第34卷第 1期 石 油 雾 露 弛 届 Vol_34.No.1 2012年 1月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 ENT Jan.,2012 文章编号:1001—6112(2012)O1—0066—05 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 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 张建勇l ,刘文汇。’4,腾格尔 ,王小芳 ,潘立银 , 吕玉珍 ,付小东 ,张敬艺 ,卿 颖 ,刘金钟 (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 3l(XY23;2.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杭州 31(~23;3.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兰州油气资源中心,兰州 730000;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IO0(B3;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无锡 214126;6.冀东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唐山 063004;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摘要:选用高含硫原油、Ⅱ型干酪根、Ⅲ型于酪根以及硫酸镁作为反应物,设计了3组共 6个反应体系.以对比发生硫酸盐热还原 作用(TSR)与否对烃类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影响。模拟实验利用黄金管一高压釜限定系统完成 .6个反应体系具有完全相同的反 应温度和压力,反应结果具有可对比性。模拟实验结果证实:①TsR反应导致气态产物中H,S和CO,含量的明显增加;②TsR反 应导致气态天然气组分变干,即碳数越多的气态烃越容易发生TSR反应,甲烷很难作为反应物参与TSR反应:③TsR反应导致气 态烃碳同位素变重,而 c0,碳同位素变轻;④TSR导致 甲烷碳同位素变重最多,乙烷 、丙烷碳同位素变重相对较小,即6”C,与 6”C.差值变小。TSR反应导致的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变化影响了油气源对比的经验公式及判断指标,因此在高含硫天然气 区进行气源对比时应考虑TSR的影响。 关键词:碳同位素;气态烃组分;硫酸盐热还原作用;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TEl22.n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sofTSR ongaseoushydrocarboncomponentsandcarbonisotopes: revelationsfrom high—-temperatureandhigh--pressuresimulationexperiments ZhangJianyong ,LiuWenhui, ,Tenger,WangXiaofang ,PanLiyin , LtiYuzhen,FuXiaodong,ZhangJingyi。,Qingring。,LiuJinzhong (1.HangzhouResearchImtit~eofPetroleumGeology,PetroChina,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2.KeyLaboratoryofCarbonate ReservoirsofCNPC,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3.LanzhouCenterforOilandGas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 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Lanzhou,Gansu730000,hCina ;4.SINOPECExploration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 Beijing100083,China;5.Wuxi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Geology,SINOPEC,Wuxi,Jiangsu214126,China;6.ResearchInstitute 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PetroChinaJidongOi ldCompany,Tangshan,Hebei063004,Ch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