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强化训练一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强化训练一精要

可如今的小孩子个个手拿iPhone或者iPad,天天宅在家里玩神庙逃亡、汤姆猫等新奇游戏,看似很威风,实际却少了那份小孩子该有的活泼和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四只眼”,也缺少了那份小孩子该有的纯真,而且很可能会因知识的禁锢而丧失那丰富的想象力。 小时候的我们天天奔跑在那宽阔的田野上,与青蛙共语,与鸟儿同唱。我们经常面对那水里的蝌蚪,心里想着为什么它长大会变成青蛙。想着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想着长大要当科学家。那时候的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敢于说出自己想要的。可现在呢? 看看青春期的我们,一个比一个“成熟”,女生一天到晚某某明星跟谁怎么怎么了,男生整天看NBA,说的好听是追赶社会潮流,说的难听是玩物丧志。明星与NBA只是我们用来娱乐的东西,并不能当成重心。现在的我们已经如小时候所愿长大了,可我们少了那份原本的纯真,留下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成长让我们沉沦。 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却不应该少了本性的纯真,倘若连原本最朴素的东西都失去了,那是不是太得不偿失了呢?只有保留那份纯真,再吸收成长中的精华,才不枉费生命。 升格点拨 ①标题内涵太广,应结合材料和作文内容命题。 ②本句后面应概括解释一下原因,使本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本段分析论证到位,但点题不到位,忽视了需要分析论证的一个重要内容:想象力。 ④结合上一段中的“宅在家里”、玩新奇游戏、“四只眼”等内容,本段对“小时候的我们”等内容要进一步扩展,才能收到对比鲜明的效果。 ⑤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本段结尾处应照应标题或首段。可本段只是在感叹纯真的丢失,并没有提出如何保留纯真,这样的结尾影响了表达效果。 【点评】升格作文值得推崇之处有三:一是准确的审题,精当的主题提炼;二是应试作文写作格式上的讲究;三是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第一段完成了导入、扣题、引出观点这三大任务,结尾显出论证思维的严密性。 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分析材料中关键句的方法进行审题立意,并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审题思路】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立意既要来源于材料又要跳出材料,所谓来源材料就是说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联系故事的主旨,由表及里、由果及因展开联想。 参考立意:(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用(即有价值)。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与活着的意义。 (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改变自身就“没有用”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进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发散性思维的方法进行审题立意,并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002年8月20日,3 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当时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写作强化训练 一 审  题——重心要准,立意要高 一、寓言类或(哲理)故事类材料 1.材料特征 (1)所给材料是一则经过加工提炼的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节的哲理故事。 (2)命题重点在于阐明道理,最易写成议论文或夹叙夹议的议论性散文。 2.审题要点 (1)全面解读寓言(故事)材料,把握材料中人物言行、矛盾冲突,问题根源、事件的起因及后果,材料中富含哲理的议论句、抒情句等。 (2)归纳寓言或故事蕴含的哲理(主旨),提炼关键词语(短语),确定写作中心话题或写作角度。把握寓言内涵,与现实中某种现象或问题对应起来。其基本审题过程:原材料→(提炼、整合、归纳)→话题式材料→(审题、立意)→写作。 (3)研读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一步确定写作的角度。关注材料中的问句、感叹句、比喻句、议论性语句及人物对话等关键信息体会命题意图。 (4)体会寓言或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分析暗含着的写作角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