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周易》透析管理“短板”
管理者无不希望在企业经营中获得“好运”,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危机中转危为安,而这正是儒家经典《周易》所要“显灵”之处。我们今天当然不会像古人以占卜进行决策那样荒唐和无奈,但是不妨反其意而用之,透析管理中出现的“短板”,从而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可资借鉴的管理工具。
破解绩效考核难题
科学管理采用还原方式对管理单元进行分解,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早期非常奏效。但是当我们把这种模式运用地整个系统中时,却常常暴露出意想不到的“短板”。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绩效考核失灵,比如绩效主义一度毁了日本著名企业索尼。既然绩效管理被认为科学,为什么成功率不高呢?用《周易》思维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
绩效管理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管理工具叫平衡计分卡,它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把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测评指标,为经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有意思的是,平衡计分卡中内部流程、客户、财务、学习四种指标可以视之为文王方位图中的“四正”,与震、坎、离、兑相对应;再按照目标、指标、计划、评估四个环节组织实施,恰好与《周易》中的八卦形成对应: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目标计划流程评估财务学习指标客户
八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能割裂开来。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指出,索尼失败的根源是从1995年左右开始实现绩效管理,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这看来并没有错,但是当它蔓延为绩效主义的时候,按照《周易》的精神,显然忽视了八卦之间的合力。
原来,与《周易》中始终强调的中位观念相结合,八卦形成了一个数群:
巽4离9坤2
震3中5兑7
艮8坎1乾6
在这个数群中,无论从横直方向、竖直方向和斜直方向将三个数相加,其和都是15.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抽象为思维上的意义,称之为系统质。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时,必须注意在各部分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种系统质,比如诸葛亮的八卦阵。尽管后人难以复原诸葛亮的八卦阵,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八卦阵之所以神奇,就是因为敌人无论从哪一个方位进入此阵,都会受到同样强大(都是15)力量的打击。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绩效主义为什么会一度毁了索尼,那就是它在使用平衡计分卡这个八卦阵时,形似而神散。用天外伺朗先生的话说,“失去了集团激情、挑战精神以及团队精神”。那么,破解绩效考核难题的对策自然是重整和保持平衡计分卡“八卦阵”中的合力,表现出太极思维的神韵。除了各个环节有科学的配比之外,既要防止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又要有主有次,系统质随时随处都不会减损。相信读者会生发出更妙的联想来。
消除思维差异误区
管理者常常抱怨自己提出的战略在执行中变了味,引进的管理工具水土不服,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了管理短板。比如郎咸平先生就曾经把索尼失败说成是企业文化的失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的差异造成的误区。但是当我们从《周易》占筮系统洞悉以方位为本的思维内涵时,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管理鸿沟。
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诉出来的内容,可以被堆砌地井井有条;另一个是隐含在内容后面的参照系,是被表诉出来的内容的逻辑基础,在《周易》中表现为以方位为本。
我们都知道八卦有明确的空间方位,它们源于古人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只不过用“河图”、“洛书”的形式神秘化了起来。用《周易》算卦是荒谬的,但是古人对筮符系统的编排却是认真的,始终按照“河图”、“洛书”所示的空间方位演绎。当古人卦爻符号的变化和筮数运演试图囊括、穷尽人间事物时,实际上就是在把八卦的空间方位当作思维坐标。滥觞于此的中国文化无论怎样演变,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说《周易》中的思维坐标是跨越时空的,那么它和西方的科学思维也可以产生共鸣,其中蕴涵的数理逻辑与计算机二进位制的机理同样不容否认。这就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之间无论文化差异有多大,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思维坐标的互认完全可以心有灵犀,正如不同形式的经纬度可以通过换算实现无缝衔接一样。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在管理中还会感到不同群体间有文化的差异呢?除了沟通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得鱼忘筌”。对于一个管理工具就像用《周易》去算命一样,没有考虑这个“算命”系统是怎样编排的。大家的“命”自然有不同,却忽视了背景的认知和认同。结果只能在“鱼”的层次上不断更新,失去了对“筌”的认知能力。二是生搬硬套。虽然知道“鱼”是“筌” 捕捞的,得了“筌”之后只知道用来捕“鱼”,忘记了“筌”其实像筐一样什么都可以装。八卦背后的思维坐标其实就是一个筐,完全可以灵活配比,把任何层次的事物都可以当作这样的一个系统来看。三是志趣不同。虽然明白了管理工具背后参照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