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秋功过秦始皇课件精要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2.秦始皇的下列活动,客观上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①修阿房宫 ②筑骊山墓 ③筑长城 ④开灵渠 ⑤修驰道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③④ 3.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 建立了封建制度 B.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探究史料研习】 材料:在一堂历史活动课上,某历史老师组织学生搞了一个“历史法庭”的答辩活动: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 原告:秦朝人民大众。 被告:秦始皇。 法官:全体学生。 原告陈词: “你不体恤人民,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被告辩护: “朕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思维延伸:有位导游问在长城游览的一位西方小女孩,“你觉得长城怎么样?”小女孩回答“很伟大,但是——为什么你们要把自己国家围起来?” 你怎么回答小女孩的问题? 秦长城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 3.“康乾盛世”是古代中华文明最后的辉煌阶段 1.秦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创建阶段 2.盛唐气象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阶段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帝国,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但他对思想文化所采取的“焚书坑儒”政策,祸及后世。 唐太宗以文韬武略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峰——盛世伟业奠定了基础。 康熙帝外抗沙俄,内平叛乱,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康乾盛世”的奠基人。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一课 (公元前259年-前210年) 课标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 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知识链接]: 必修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二 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重农抑商 必修三 焚书坑儒 选修一 商鞅变法 远交近攻 分化离间 各个击破 前221年定都咸阳 秦 秦统一六国的经过 一、 统一六国 历史因素 商鞅变法: 生产力的发展,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 人民饱受战乱,渴望统一 根本原因: 最彻底,实力最强 嬴政雄才大略 经过: 东灭六国 前230—前221 秦朝的建立: 历史意义 结束割据战乱,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发展 前221年,定都咸阳 志向远大 任用人才 正确部署 人民要求: 个人因素: 史实之一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史实之二 (1)内容: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强干弱枝”)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主要是处理君臣关系。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主要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 皇帝 九卿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互相配合, 军国大权最 终操纵在皇 帝一人手里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太尉 军务 (虚有其位) 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阅读下列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