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水葫芦根系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铜离子污染
利用水葫芦根系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铜离子污染
杨积德,郑家传*,唐明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007)
摘要水葫芦根系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铜Removal of Cu(II) in Aqueous Media by Biosorption Using Water Hyacinth Roots as a Biosorbent Material
Yang Ji-de, Zheng Jia-chuan, Tang Ming
(Su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Suzhou 21500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ater hyacinth roots was evaluated as a biosorbent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Cu(II) in aqueous media. The data demonstrated a considerable sorption capacity of Cu(II) sorption amount up to 23.5mg/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H5.5, temperature of 308K and Cu(II) concentration of 30 mg/l. This confirms that water hyacinth roots is feasible as a biosorbent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Cu(II) in aqueous media. The analysis about SBET, kinetic bio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and ion release in the process revealed the biosorption mechanism of the water hyacinth roots as a biosorbent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Cu(II) in aqueous media.
Key words: water hyacinth roots; biosorption; Cu(II)
1 导言2 倍、铅超1倍;苏州河中,铅全部超标、镉为75%超标、汞为62.5%超标[1]。由于重金属,吸引越来越多。吸附是一种。。,表面如羧基,氨基,羟基和酚。 是一材料和方法
2.1 吸附材料的制备2.2 生物吸附剂的表征 (ASAP 2020M,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10-6 – 1相对压力条件下测量水葫芦根系的氮气吸附等温线。
通过序批式平衡技术检测零电荷点(pHpzc) [4]。取烘干备用的根系吸附剂50 mg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ml 0.1 M的硝酸钾溶液。密封后放入恒温回旋振荡器上,在198K的温度和150 rpm的转速条件下振荡10小时使其达到平衡。取出测定硝酸钾溶液的最终pH值,以初始pH值为横坐标,最终pH值为纵坐标作图,出现一个相对恒定的平台, 这个平台所对应的纵坐标pH值即为pHpzc。
2.3 生物吸附研究
(Optima 2100 DV, 美国PE公司)测定重金属及相关离子浓度。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葫芦根系表面性质
m2 /g),总孔容为0.027 cm3 /g,平均孔径为25.4 nm,分布于中孔范围。通常活性炭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在500到1500 m2 /g [5],吸附主要是通过活性炭表面大量的毛细管作用实现的,但是本研究测得水葫芦根系的比表面积较小,所以吸附机理与活性炭等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可能有差异。
图 1 水葫芦根系零电荷.
Fig. 1 Determination of pHPZC of water hyacinth roots.
零电荷pHPZC)被定义为吸附剂表面净电荷值为零时的溶液体系的pH值。利用零电荷点可以定性水葫芦根系作为生物吸附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实验检测的数据列于图1,水葫芦根系的零电荷点值为6.58,非常接近中性。另外,图1 也反应了水葫芦根系具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尽管溶液初始pH值变化较大(4-10),但其最终能使溶液体系的pH值维持在6.6左右。
3.2 吸附动力学 )的吸附速度非常快,通常反应6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反应20 min时 其吸附量即可达到最大值的75 %。这表明水葫芦根系作为生物吸附剂可以有效的去除水溶液中的Cu(II)。
运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6],方程如下:
(1)
qt 和 qe 分别指在时间t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