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铜仁古代史和思州田氏土司.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仁古代史与思州田氏土司 作者:瞿政平 来源:铜仁日报 在古代铜仁的历史长河中,思州田氏(开黔始祖田宗显氏族,下同)占据了最为厚重的一段,因此研究古代铜仁,必研究思州田氏。 最初,思州非田氏领地 思州建置之称,始于唐代。早在隋文帝统治时期,为解决南北朝官多民少、建置混乱的状况,本着“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原则,在地方推行“州、县”二级行政建制;炀帝时改州为郡,即为“郡、县”二级建制。 最初,今铜仁境分属黔州(黔安郡,治今重庆彭水)、庸州(治今德江北部)、辰州(沅陵郡,治今湖南辰溪)3州(郡),隶属的县级行政建制有彭水、涪川(治今思南)、辰溪、务川(治今沿河,因川得名)、扶阳(治今德江)5县。其中务川县,据唐《元和郡县志·江南道》载:“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唐《贞元十道录》记为‘十八年’,北宋《太平寰宇记》记为‘十九年’)置务川县,属庸州。庸州,黔江县地是也。大业二年(606年)废。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务川郡(务州,设治今沿河北部城子头)。贞观四年(630年)改为思州,以思邛水为名。”由此始见“思州”建置名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业二年废务川所属庸州至武德四年置务川郡,共15年时间,务川县转隶于巴东郡(治今奉节)。武德四年务川县之所以置“郡”,据南宋《舆地纪胜》载:“唐初,招慰使冉安昌以务川县当牂牁要路,须置郡以抚之,复于务川县理置务州。”唐太宗改务州为思州,隶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分置黔中道后,属黔中道),辖及今酉阳、秀山、沿河、务川、德江、印江一带。其间,无论是务州时期还是思州时期,均与此前后建立的黔州、锦州、叙州、奖州、费州、夷州、播州、溱州、南州等乌江中下游地区和五溪流域各州定为经制州。 唐王朝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通常将先进发达地区所设各州定制为经制州(俗称“正州”),将边远落后地区所设各州定制为羁縻州(俗称“边州”)。乌江中下游地区和五溪流域依托长江水道连接中原,比西南其它地区相对发达,也行经制州定制,推行封建地主制经济。经制州的职官,通常贯彻“官不世袭,职不常任”政策,其都督、剌使等职大都由朝廷直接调遣,一般不任土著首领。故思州最初为川东“冉蛮”所据(疑《重庆民族史》述“冉氏据思州”时间有误),“显庆之初”(656年改元),为银青光禄大夫守李爽(字乾祐)任剌史(见《唐剌史考》)。 由此可见,在唐永隆(680-681年)以前,思州并非田氏占据。 距离务州改思州50年后,时年25岁的田克昌宦游巴峡,安居思州,于永隆元年(680年)建筑思州城,并施恩威,率众开采水银,积资丰厚,惠顾百姓,颇获民望。加上其父田阳明“杀贼有功”,为朝中重臣,朝廷便“令(田克昌)掌一方事,为大首领”,授思州义军兵马使。至此,田氏开始涉事思州。明嘉靖《思南府志·丘墓》载:黔州通判于观撰《祐恭祖墓志铭》,曾记“唐有天下,始祖克昌方陟巴峡……卜筑于思州,安土占籍……能以恩威结服夷民,朝廷嘉之,就掌一方事,为大首领,即唐永隆年也”。该志《古迹》也有“田氏始祖名克昌者”之载。这些地方冠田克昌为“始祖”,显然是指“田氏涉事思州”之始祖,不是田氏入黔之始祖。《黔南田氏宗谱》载:“维思为州,实古黔中田氏世守,肇唐永隆有闻有(家)声,铭刻在钟。”说的即是古黔中田氏世守思州,肇于唐永隆年间。思南田氏木刻印本《田谱》在撰“开黔之始祖”田宗显时,也曾如此记载:“后(田宗显之“后人”)徙居巴峡之坪,传四世克昌遂卜筑(思州)久居焉。”足以说明田氏是由四世田克昌开始“久居”思州,并为其世代经营其土,世袭大首领之位,渐成田氏土司领地奠定了基础。 初始,田氏涉事黔州 思州田氏,原籍为陕西蓝田县滥泥村。据《黔南田氏宗谱》(修于宋绍兴年,续于明洪武年、清康熙年)载:入黔始祖田宗显(字辉先,号耀华),才智过人,原世袭为陕西河州军民千户候。隋开皇二年(582年),因“黔中夷苗屡叛”,由大臣苏威举荐,授职黔中太守。故其后人一直尊之为“开黔始祖”。所谓“开黔始祖”,并非指开创黔制之始祖,而是指田氏之入黔始祖,或首开田氏经营黔境之始祖。朗溪田氏三十五世孙曾撰有“肇黔自开皇三十五世冠裳远/守朗原洪武四百余春锦秀长”之祠堂锦联,说的也是先有“黔”,自开皇后方开启田氏据黔肇端。 黔中设治今重庆彭水。早在北周保定四年(564年)置奉州,建德三年(574年)改置黔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置黔安郡。唐王朝郡、州称谓更迭,通常并称黔州黔安郡,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黔中郡,并先后于贞观四年在此设黔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设治黔中道。故后人(包括史家)通常将此笼统称之为“黔中”。田宗显于隋开皇二年授职黔中太守时,实为黔州太守。此时,“黔州”的建置称谓已达8年,辖境包括今重庆东南角及沿河西北部。 ????????田宗显同其子田惟康入黔不久,“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民国《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