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错误育儿误区
这 10 个错误育儿「经验」,爸妈要注意! 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健健康康,日日夜夜悉心呵护,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可是,某些广为流传的育儿法,却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今天,丁妈就和大家理一理,最常见的 10 个错误育儿「经验」。 错误 1 孩子要多穿衣服,千万别冻着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冻着,一降温就把孩子裹得像个粽子,却不知道衣服穿多了一样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小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比成人旺盛,穿得太多,身体热量无法散发。 孩子又小,热得受不了也不会说,严重时可能出现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也就是捂热综合征。 丁妈小提示:一岁以内的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就好了。 错误 2 宝宝满月,该剃光头 满月剃光头,是不少地方的习俗,觉得这样孩子长大后头发会粗黑亮丽。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头发的生长周期一般是 2~5 年,然后进入休止期,逐渐萎缩、脱落。满月时剃的头,即便催生出了更粗的头发,这些粗发也早在三五岁就自然脱落了,并不能对成年后的头发有什么影响。 而且,婴儿皮肤薄嫩,对刮剃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在剃头后出现局部发红。满月的宝宝也往往难以安静地配合剃头,万一扭动挣扎,还容易伤着孩子。 丁妈小提示:如果不打算给宝宝蓄发,就买个儿童专用安全理发器吧。 错误 3 满月宝宝枕枕头 满月还有个习俗,就是长辈要给娃娃送虎头枕,寓意保佑孩子吉祥平安。 虎头枕寓意虽好,实际上并没什么用,因为小月龄的宝宝根本不需要什么枕头。 3 个月以下的宝宝,脊柱还没有发育完善。这时候,宝宝不论是平躺还是侧卧,头部和身体都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不需要枕头,用枕头反而会不舒服。 丁妈小提示:3 个月以下,不需要给宝宝用枕头;3 个月后,买一款合适又安全的枕头送给宝宝吧。点击这里?如何给宝宝选枕头?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错误 4 早早让宝宝学游泳 很多有条件的家长,都会在孩子出生没几个月就带去婴幼儿游泳馆,这似乎是个「不明觉厉」的「科学育儿法」。 但据最新的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南,1 岁以下的婴儿不推荐学习游泳。这么大的孩子无法掌握必要的游泳技能和水中生存技巧,在水中完全没有自救能力和意识。 而且,不少父母给宝宝戴在脖子上的游泳圈,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造成宝宝颈椎关节的损伤,甚至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丁妈小提示:做理性的父母,请拒绝盲目跟风让宝宝游泳。 错误 5 「把屎把尿」要趁早 在我国,有超过 80% 的父母在宝宝出生 2~3 个月就开始把屎把尿。 而且,很多家长在「把屎把尿」的时候还有强迫定时定点的倾向,这可能会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 有大量的研究指出:排便这件事,应该听孩子的。AAP 推荐在孩子 1 岁半到 2 岁之间再训练排便,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孩子学得快,家长也省时省力。 丁妈小提示:宝宝 1 岁半之前,如果条件允许,就用尿布或纸尿裤吧。 把便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但一定不能强迫、勉强孩子。如果选择给孩子把便,请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信号(比如扭动身体、哭闹)。而且,孩子虽小,也需要注意隐私,不要在公共场合给孩子把便。 错误 6 孩子枕秃,要补钙了 有些孩子生下来没几个月,后脑勺一圈头发就掉光了,不少家长认为这是缺钙,得补钙。 实际上,枕秃是孩子换发导致的生理现象,并不是什么疾病,和缺钙无关。 一岁以前的孩子,母乳和配方奶基本就能满足钙的需求(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另当别论)。 丁妈小提示:一岁之前,不用额外补钙。宝宝出生后,注意每天补充 400 IU 的维生素 D 就好,因为维生素 D 能帮助钙吸收。 错误 7 在辅食中加盐 民间常说「孩子不吃盐会没劲」,完全是个危言耸听的谣言。 吃盐,是为了补充盐中的钠。6~12 月婴儿每天需要 350 mg 的钠,奶类及其他辅食中的钠已经足够了。 宝宝很能接受原味食物,并不会因为不加调味料就觉得没味儿。反倒是过早吃盐会造成宝宝拒绝原味食物,影响成年后的饮食习惯。 因为食盐摄入量偏高,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很高。要降低以后的盐摄入量,最好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注意控制。 丁妈小提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1 岁以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吃盐。 错误 8 用学步车帮孩子学走路 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孩子学走路,还有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学步车中,孩子的重量全部集中在臀部,脚步并没有用力,就像是踮着脚尖「走路」。这样不仅学不会走路,还会影响孩子的腿部力量发育。 而且,由于学步车的运动速度比孩子自己爬快很多,即使有家长在场,也可能有危险。AAP 就曾报道过学步车导致的翻下台阶、烫伤、溺水等儿童安全事故。 这种鸡肋又危险的产品,父母们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