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氏韦的来源
姓氏“韦” 的来源
一、韦(Wéi 韦)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
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又据《元
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
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豕韦
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
为韦氏。史称韦氏正宗。这就是河南韦氏。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
出一祖。
2、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
后所杀,韩信一族险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今广东、
广西一带)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 “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下来。
3、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汉书·西域传》所载,汉代西北少
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4、出自赐姓而来。据《唐书·桓彦范传》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韦姓自
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韦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
地和海南东方县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
得姓始祖:元哲。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
顼高阳氏,与钱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于商代初年,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始祖
为元哲。少康为夏帝时,封大彭氏国支孙元哲于豕韦(今河南省滑县),并建立诸
侯国,成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豕韦国又称韦国,
末时被商汤所灭,韦国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国名韦为姓,遂成韦氏
。故元哲就是韦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依资料记载,其早期的播迁始于汉朝:汉楚
王太傅韦孟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省);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
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
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
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
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
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
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
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
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
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多年搜集、浏览、选辑有关史书、志书和姓氏通书、族谱等资料表明,广西韦氏有
两支。第一支,也是最早最大的一支,即夏朝始祖元哲裔孙,秦、汉、唐、宋等朝
从北方和中原大批南来,开发广西,繁衍后代,如今苗孙遍布八布桂东南西北中
各市县。史书、志书、族谱凡写有“士著”者,还应上朔至战国,春秋、西周、商朝,
骆越、西瓯族从黄河下游游牧到岭南(广西)定居的韦氏。第二支,汉朝韩信儿子
韩滢,因父被害而改韦氵营,密送南海,某朝始,其子孙西移,如今分居八桂一些
市县。(韩改韦人应该不多,因汉后韩改韦应该会恢复韩姓,且韦氵营就算多娶妻
妾其子孙也只会分布在一定范围之内,广西姓韦应多为秦、汉、唐、宋时迁来。)
东兰等四十五市县韦氏
宋朝韦山涛随枢密副使狄青统军来桂,平定侬智高叛乱后,韦山涛留6子及
宗亲1700人于广西。这支留人多,仕官多,妻室多,子孙也多。如千一韦景岱20世
孙韦祖宏,士司,生子24个。今天,韦山涛苗裔遍布八桂东南西北中各市县。韦氏
正宗统一班辈:景君宴天邦。辅康书煜雅。殷物璋富。万爵玩兴,祖正虎起。应文
继光。兆国朝振,永承清年。述臻忠厚。祥瑞吉先。
东兰县韦氏
刘介编《广西通志·1949年稿》载:“今据调查,东兰九十七个姓,……人口最
盛者为韦姓。”1994年出版的《东兰县志》述:“1985年全县姓氏171个,韦姓居首位
,分布全县各地。……韦氏先祖来自山东,……历代都是这里的执政者。”北宋皇
佑五年(1053年)韦山涛从山东携6子,领宗亲1700人的铁骑军,随狄青到宾州(宾
阳县),元夜绕道高田佛子村合灶隘,于宾州昆仑关(雄南关)西南的归仁铺(当时
宣化县,今南宁市兴宁区)打败侬智高。韦山涛大子韦景岱奉狄青命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