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发展之路 刘志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化发展之路 刘志辉

2015年: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 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2分)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 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 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 16题: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 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2)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答出两个即可,2分)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的目的反面”?(2分) ? 2016:14.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 】改正: (3)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 】改正: 15题: 材料二 1910年至1912年京师大学堂的机构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4分)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3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道路,遭受了挫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1)请将表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填写完整。(6分) (2)根据上表,指出中国近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3分)中国近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外省中考题精选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栏目二:柳暗花明 栏目三:旭日东升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图2 江南制造总局 图3 汉阳铁厂 图4 京师同文馆 图5 北洋水师 2、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1)图2至图5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2)阅读图6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3、进入9世纪中期以后,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找仁人志士展开一系列探索。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_______②温药慢治:_______③猛药重治:_______ 【对比探究】 (2)在中国社会缓慢的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关注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之后又昏昏欲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欲睡”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仁人志士展开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