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发展中医急症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展中医急症治疗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展中医急症治疗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展中医急症治疗 中医急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在全面阐述中医学理论系统结构的同时,较详尽地论述了急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从而奠定了中医急诊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将某些急症冠以卒、暴,如卒中、卒心痛、暴厥、暴胀等,反映出当时对急症的突然性和危重性已有充分认识。司马迁于《史记》中明确地记载了,在2000多年前,名医扁鹊就曾用针药使患尸厥的虢太子复苏。在笔者所涉猎的文献中这是世界最早的急救复苏成功的案例。1700多年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已探索总结出了急症的辨治规律,提出了急下存阴、回阳救逆等对急症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方药。对许多急危重症的认识和治疗不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治疗的方药,至今仍非常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如冠心病心绞痛,在《金匮要略》中称为胸痹,认为其病机为上焦阴寒,阴气上逆。数年后人们发现硝酸异戊酯可麻痹神经,舒缓肌肉,同时降低动脉压。后一个特性最终使得其成为治疗心绞痛有效的药物。从对心绞痛这个急症的认识和治疗的历史来进行比较,中医的认识和治疗是理性而有规律的。这也反映了中医学严谨的科学性。回顾历史,中医学有着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朽的贡献。近百多年来,中医在不断走向衰落,中医急症更是日渐萎缩而濒于消亡的边缘。中医学与中医急诊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振兴中医,发展中医急症,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下面笔者就中医急诊的发展思路谈谈个人的窥管之见。   1 培育中医急症人才   任何一项事业、一门学科的兴衰都决定于人,回顾中医学历史,上自春秋下至明清,中医学的每个辉煌成就均是当时的精英人才执著追求和奋力拼搏的成果。春秋时代的扁鹊,据《史记》记载:扁鹊非常人也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名医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美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清朝名医徐大春两蒙圣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天子蒲轮之征,巡抚司道到门速驾,先生有异禀,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于医。从这些史料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事业的兴旺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中医要振兴、中医急症要发展,首先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敬业拼搏精神的人才队伍。怎样才能建立起这支队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中医在历史上能够人才聚集、人才辈出,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人们非常看重中医,常言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人们认为中医是一种非常高尚而神圣的职业,所以当时的中医能聚集大批的高素质优秀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科的门类纷繁,人们再没有像以前那样向往中医,从中医大学招收的生源就可以得以证实,更何况中医大学毕业后又有多少人在从事中医呢?这是中医学和中医急症衰落的症结所在。中医急症要想有较大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人才的瓶颈制约。这是中医发展的战略关键。   2 中医急症人才所具备的业务素质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认识到了急症的重要性,全国各地对中医急症队伍进行培训。这些措施无疑对中医急症的业务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从这些中医急症培训的内容来看,无不使中医队伍感到悲哀。按照现行对中医急症队伍的培训,可能在若干年后就不会再有中医急症这个名,因为这种中医急症只是在低水平的重复西医的急诊工作。这也无不使中医队伍的每个有志之士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医急症队伍应具备怎样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中医急症队伍应具备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诊治能力。若没有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是不可能胜任中医急症的。笔者曾治一严重呕吐、重度脱水患者,深有感触,现列举如下。 患者,女,28岁,3周以来频繁呕吐,饮食、茶水不进,发病前有服用妇科药和抗生素药的病史,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素来体健。经中西反复治疗无效,就诊时患者极度虚弱,严重脱水,血压低,呕吐痰涎,舌质淡红,苔厚,脉弦。当天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患者体质有所恢复,但呕吐无缓解。行胃镜检查,胃镜至贲门处,不能下行,镜下见胃呈一个实体。观前医已用遍所有止吐中药而无效,可知是未辨证用药,据脉症舌象辨证为痰湿蕴结中焦、肝气犯胃、胃气上逆。方用旋覆代赭汤,其疗效真可谓古人所说的一剂知,二剂已。由此可见中医急症,必须具备系统、娴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能力。   3 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   急症的救治关键在于病危重,治疗在于应急,使病人脱离危急。现代医学在急救上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物理、化学的各种最新的手段。而中医急症的救治在现有的文献中,据笔者查阅基本是重复西医方法,而冠以中医急救之名。中医急症发展的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