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冒与中成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感冒与中成药

秋感冒与中成药 秋感冒与中成药   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明显,如果体内伏有热邪加之外感风寒,就很容易引发感冒。不少人认为,感冒是小毛病,中成药很安全,随便到药店买点吃就行了。孰不知,若用药不当,不但感冒好不了,还会使病情加重,进而引发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明显,如果体内伏有热邪加之外感风寒,就很容易引发感冒。感冒一病,中医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一般来说,风寒感冒大多因受寒引起,比如淋雨、吹空调等,可出现明显怕冷、周身酸痛、轻微发热、头痛鼻塞、喷嚏、流清鼻涕、咳嗽、咳白稀痰、不出汗、不想喝水等症状;而风热感冒大多与天气炎热有关,表现为轻微怕冷、发热较高、脸红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咳浓痰、流黄鼻涕、出汗较多、口渴较深的症状。   另外,风寒与风热感冒除了与外界所感受的邪气有关外,还与本人的体质有关。如果平时体质差,怕冷,那么感冒表现为风寒的为主;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如果平时是热性体质,即所谓的爱上火,这种人感冒后往往表现为风热证。   当然,秋季感冒还有它自身的特点,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不管风寒风热感冒均易夹杂燥邪,表现为口干咽燥、咳嗽少痰。   如何选择中成药?   感冒了,吃维C银翘片。这本是一句广告语,但在大众中却影响颇深。一患感冒,就来几片维C银翘片。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维C银翘片主要治疗风热感冒。中药感冒药分两大类,一类是抗风寒感冒的,治疗风寒感冒。这类感冒药由辛温解表药组成,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叶、羌活等,药性偏温,以驱寒邪。如杏苏止咳颗粒、桂龙咳喘宁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另一类是抗风热感冒的,治疗风热感冒。由辛凉解表药组成,如薄荷、金银花、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等,药性偏寒凉,以驱热邪。如维C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口服液、复方金黄连颗粒等。不少人认为,感冒是小毛病,中成药很安全,随便到药店买点吃就行了。孰不知,若用药不当,不但感冒好不了,还会使病情加重,进而引发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其次,中成药同样有禁忌症、副作用,千万别滥用。因此,有病自医其实并不提倡,最好到中医院请医生辨证一下再用药。   人体正气充足才是关键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只有人体正气充足才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的邪气,而不为之所伤。因此在相似的环境里,有人易出现感冒,而有人不容易感冒,就是与人的正气是否强盛有很大关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凡是感冒之人,一定是出现了正气的虚弱,防御功能减退,外界的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从而发为感冒。故保持人体正气充足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除此,要坚持用冷水洗鼻,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也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使之发热,促进鼻腔的血 液循环和黏液的分泌,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Tips:秋感冒食疗方   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烧沸,趁热服用。   姜枣苏叶饮: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红糖15克。生姜切丝,大枣去核切片,与紫苏叶同装入茶杯内,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   薄荷梨粥:薄荷3克,带皮鸭梨30克,大枣6枚,加水适量,煎汤备用;小米或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