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磨课,为教育生活着色要点
11、板书设计: (1)形象直观 (2)简洁明了 (3)富有启发 (4)审美感人 (5)规范整洁 12、备课、上课时的关注点: (1)、教学导入——沟通联系,乐中求学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一台戏的序幕,一首歌曲的序曲,一个好的导语就如一块磁石,能聚拢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个好的导语,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 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激趣引探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动手实践导入法等。 导入禁忌: (1)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2)洋洋万言,喧宾夺主。 (3)离题万里,弄巧成拙。 (4)脱离实际,脱离孩子生活。 导入:《单式折线统计图》 道口某学校学生2010-2014年参观运河人数统计表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参观人数 110 150 180 400 515 (2)、新知探究——主动参与,质疑创新。 (1)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3)、强化巩固——形式多样,由浅入深。 强化巩固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练习设计要层次合理,循序渐进。 (2)练习内容要有趣味性,形式多样。 (3)练习中的评价要学会欣赏、学会等待、学会“善待错误” (4)、总结提高——画龙点睛 俗话说:编筐编篓在收口,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开阔思路。一般有归纳式、悬念式、延伸式、对比式、渗透式等。 案例1、:《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小结(1)知识、情感体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小结。(2)带着问题出教室:每组发放三根小棒,让孩子们围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围不成?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3)分角色回忆知识,如果你是直角三角形,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案例2:《毫米的认识》课堂小结: 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再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后面还有分米和千米的认识,“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学习的一个知识生长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长度单位是一种标准比较物,要让学生充分感知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为什么产生长度单位?而“毫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的知识延伸点,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了厘米之后为什么还要认识毫米?让学生体会标准比较物的适宜性和多样性。还要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是孤零零的,而是相互有联系的,把知识串成串,也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拓展孩子的视野,所以建议在课的结束时利用一个顺口溜来进行: 伸出双臂长又长,这时要用米来量。 你的拇指窄又窄,赶快请出厘米来。 不够1厘米怎么办?毫米赶紧来支援。 长度单位还有谁?我来帮你想一想。 比米长的有千米,微米、纳米更神奇。 13、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应该是一种习惯! (1)课前反思: ①反思教案的编写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吻合程度,是课前教学反思的首要内容。 ②检验预设方案的可行性,有意识地增添必要的备用方案。 ③课前教学反思还可以促进同伴互助的开展。 (2)课中反思:预设生成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准确把握预设生成的内容,是课中的教学反思的首要问题。围绕预设的充分性、机遇把握的贴切性、生成的实效性,以及预设、生成的内容与相应学科内容的吻合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3)课后反思: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课后反思: 反思的内容: ①反思 教学中的 “ 得 ”,特别是“亮点”。 ②反思 教学中的 “ 失 ”,特别是“败笔”。 ③反思学生在教学中的创新,特别是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 ④反思学生存在的问题。 ⑤反思教学中对于突发事件处理的适切性。 ⑥在反思中落实教案的改进。 案例:《找次品》 课前慎思: “找次品”是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一般安排在五年级下册,选择比较简单的一类作为例题,即“若干个外表完全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这样的课不好上,往往容易草草收兵。 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目标太多。这节课综合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活动,再加上其内在规律的隐蔽性,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教师也被绕的头晕脑胀。 第二,心太急。这节课可以讲的内容很多,小学生该学些什么?运用优化的策略,将待测物品分成三份去称,是最主要的吗?应该直奔主题而去吗? 二、这节课的难度在哪里? 难在理解题意?“至少”和“最少”的区别在哪里? 难在图示表达? 难在逻辑推理?解决这个问题要经历一系列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