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原理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原理及应用

高技术通讯  20004 ( ) ① 微阵列 Microarray 技术原理及应用 ② 日③ 刘连新 王秀琴  吴  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研究所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 1) 摘  要   微阵列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它对于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 、揭示疾病的 本质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微阵列技术的分类 、技术原理 、 操作步骤 、主要应用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及发展前景 。 3 1104 个 cDNA 克隆或基因组 DNA 固定在尼龙膜 、 0  引言 玻片等 固相载体上 以研 究基 因的表达[5 ] 。应用   微阵列技术 (Microarray) 主要是指由成千上 PCR 技术每天可以进行数千克隆的扩增 , 同时利 万个 DNA 样品或寡核苷酸 , 密集排列于硅片 、玻 用高速机械手将 cDNA 自动而精确地点在尼龙膜上 片 、聚丙烯或尼龙膜等固相支持物上 , 再与模板在 或其它载体上[6 ] 。 严格条件下进行杂交 , 最后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 (2) 芯片外寡核苷酸合成  er shov 等人用传统 设备获取图象信息 , 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获得信息 方法合成 DNA 后 , 再用机器人将其 以 20 , 000 的技术集合 。微阵列又常称为微排列或微点阵 , 目 30 , 000/ cm2 的密度点布于覆有凝胶的玻片上 。凝 ( ) 前新兴的DNA 芯片 DNA chip 即是微阵列中最 胶可以增强寡核苷酸与玻片的结合和促进杂交 , 但 主要的一种 , 微阵列与 DNA 芯片两者的名词常混 只有短核苷酸才能扩散到凝胶内[7 ] 。 用 。微阵列根据其在固相载体上排列的探针不同 , (3) 原位合成寡核苷酸制造芯片  是借鉴半导 可大致分为两类 : 一类是 cDNA 芯片 是将 cDNA 体照相平板印刷技术 , 在 1cm2 左右的玻片上原位 固定于玻片等固相载体表面 , 并将其暴露于一种或 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序列[ 8 ,9 ] 。合成时将传统的以亚 一组标记的探针[ 1 ,2 ] 之下 , 也可 以用基因组 DNA 磷酰胺为基础的DNA 合成技术改进为光不稳定的 或经过基因组错配扫描纯化的 DNA 来制造微阵 保护基团固定于载体上 。第一步是透过掩模的紫外 列[3 ] ; 另一类是寡核苷酸芯片 , 其可在原位合成 , 光照射处去除保护基团 , 以生成自由羟基 ; 第二步 亦可合成后再固定于芯片上 , 然后与标记的探针进 是 5 ’端保护的亚磷酰胺加上活性位点 。随着未反 行杂交 。微阵列自1995 年在 《Science》上报道后 , 应羟基的加帽、氧化和冲洗 , 应用第二个掩模在必 被认为是该年度 《Science》上发表的最有影响的文 要的位点合成下一个核苷酸 , 重复进行直至所需要 章之一[ 1 ] 。微阵列是新 出现 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的核苷酸全部合成为止 。应用组合掩模策略 , 可以 是本世纪重要的科学进展 , 它能够高效率 、大规模 通过尽量少的步骤来合成指数递增的探针 , 从而制 地获取相关生物信息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