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歌曲’
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都热衷于流行音乐,这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问题。从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或强劲有力、或优美抒情的旋律,直诉心声的歌词和现场表演对于感官的冲击力等,都与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心理、生理期待不谋而合。德国教育家维恩在研研 中曾就这一现象提出如下四个原因: * 一、研究背景 流行音乐作为当今音乐的主流,已经与中学生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几年,流行音乐充斥着电视、电影屏幕,专辑唱片屡见不鲜,音乐排行榜、歌友会对中学生来说已不陌生,像周杰伦、孙燕姿、阿杜等歌手更是耳熟能详。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使中学生迅速成为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通过研究调查, 了解当代校园流行音乐的特点,分析高中生审美倾向,使流行音乐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 三、重点研究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首歌,如果听过,那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呢? 这首歌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它是校园歌曲的开端。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校园歌曲发展史最前端的一些作品。 1975年,以余光中、徐志摩等诗人的诗为歌,杨弦与胡德夫举行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成为中国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音乐的变革首先从校园开始,热爱音乐并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呼唤唱自己的歌。“民歌时代”初期,都是把名家的诗谱曲,《兰花草》就改编自胡适先生的诗《希望》,余光中的诗《乡愁》谱曲后广为传唱。 1、歌曲: 《兰花草》 从1976年起,台湾新格唱片公司连续四年举办了金韵奖民歌比赛,要求原创,大批有才华的校园歌手脱颖而出,加入到民歌创作的队伍中。所以尽管大部分歌曲中唱的是具有乡村风格的民歌,但人们却将这些歌曲称为台湾校园歌曲。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抱着吉他轻声弹唱,成为七十年代末台湾校园生活的一大特色。七十年代台湾校园民谣的经典歌曲是《兰花草》《乡愁》《雨中即景》《橄榄树》等,代表人物有施孝荣 、王梦麟、 齐豫、 刘文正。 2、歌曲:齐豫《春天的故事》 3、歌曲:《乡间小路》 台湾校园民歌最令人惊异的是,当时流传甚广的相当一部分歌都显现出无忧无虑的特征,像《蜗牛与黄鹏鸟》,既无内涵也没有感情上的深度,像个儿童。但一派天真率性,很美。 4、歌曲:《鹿港小镇》罗大佑 到1981年,台湾的校园民歌面临困境,它从诞生开始,走的就是单一的音乐路线,这是无法担当推动台湾音乐发展的重任的,歌迷更需要的是一种可以贴切反映当代人生活的音乐作品。罗大佑、李宗盛、侯德健等这时都投身到民谣的创作中,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相当深厚。 5、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高产而流行的词曲作家首推叶佳修,《 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都是他的作品。内地的歌迷是通过王洁实谢莉斯他们所谓的通俗唱法接触到这些歌曲的。 6、《童年》张艾嘉 后来享有台湾音乐教父盛名的罗大佑,从医学院毕业后从事音乐制作,他进入代表新生代唱片理念的滚石公司。滚石以一系列极具现代流行意识的专辑作品,预示着一个即将来临的新音乐时代。民歌时代极具影响力的歌手张艾嘉,由当时初出茅庐的罗大佑担任制作人,推出了《童年》专辑。蔡琴和费玉清都是民歌时代后期的歌手。 7、王力宏《龙的传人》 1994年,孟庭苇出了民歌精选——《纯真年代》,不过,那标志着校园民谣的纯真年代过去了。对校园民谣成功的翻唱,是张清芳《留声》和罗大佑《闪亮的日子》。 他们得以跨越的是靠一种隔世的气息。 校园民谣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因而也被称为“现代的民歌”。它从中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栽。 1.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 2.它不论写景物,写风月还是写爱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给人以美感,散发出淳朴的乡土气息,是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如今,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电脑制作技术的普及使“校园”里的爱乐人告别了一把木吉他弹唱的“民谣”时代,“校园音乐”越来越趋向乐队化和电子化,金属、英伦、说唱还有电脑编曲都成为“校园音乐”里新的时尚。毫不夸张地说,主流乐坛中的每一个潮流的兴起都会在校园里得到回应与跟进,“校园音乐”似乎更开放了。 四、研究分析和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当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和见解各有不同。优等生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也许会因为周围环境而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