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晕厥的鉴别断
晕 厥 几个概念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起伏等感觉.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眩 晕 眩晕可分为两种: 真性眩晕 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反向转动或自 身的天旋地转; 假性眩晕 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 统称眩晕 眩 晕 1.系统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颅外段) 症状重、持续时间短、听觉损伤、伴自主N症状 中枢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听神经、颈椎病等) 症状轻、持续时间长 2.非系统性眩晕(眼、心血管、内分泌、中毒、感染、贫血) 昏 迷 嗜睡 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昏睡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 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 迷 1.浅昏迷 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呻 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应.浅反射( 吞咽、角膜等 )存在. 2.中昏迷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3.深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是昏迷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逆转. 晕 厥 晕厥根据病因大致分为四类: 反射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 其他 特点:迅速、短暂、自限性,完全恢复意识 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常见,而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最为严重. 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 颈动脉窦综合征 排尿性晕厥 舌咽神经痛所致的晕厥 咳嗽性晕厥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血管迷走性晕厥 有明显诱发因素,有前驱症状 年轻体弱女性多见,可有家族史 发生于立位或坐位,平卧后迅速缓解,发作后过快起立可再次发作晕厥。 血压速降,心率减慢 发作时脑电图对称性2~3Hz慢波。 直立倾斜试验(+) 直立性(体位性)低血压 病因:压力感受器的反射弧受损(传入传出纤维,血管 运动中枢),低血容量使心排出量减少。 从卧位或久蹲位突然站立时头晕、眩晕眼花、下肢软、晕厥。立即卧床可缓解 无诱因,前后期症状不明显,血压急降,心率不变或增快。 血压体位试验 体位改变时收缩压下降 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时,血液积聚于下肢,回心血量骤减,血压下降。此改变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冲动减少,血浆中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心率增加和小动脉收缩,心排出量正常。(交感兴奋) 血压体位试验 患者平卧,2分钟后测量血压,站立后3分钟内测立位血压。 5分钟后按此顺序复测一遍 。 正常人站立时,收缩压下降一般不超过20mmHg,舒张压不下降,通过躯体的调节反射于30~40S 内血压回升。 颈动脉窦综合征 中年以上男性多见,常在立位或坐位发生,血压下降,心动缓慢,无其他前驱症状,意识丧失时间短,约几分钟。 诊断: 晕厥发作史 压迫颈动脉窦诱发同样症状 发作时脑电图出现高波幅慢波 如用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后发作减轻或经上述治疗有效者,也支持本病的诊断. 颈动脉窦综合征 分三型:迷走型、减压型和脑型 1、迷走型:较多见,晕厥发生时反射性窦性心动过缓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偶心脏停搏,可用阿托品或普鲁苯辛治疗。 2、减压型:晕厥发生时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无改变。可用麻黄素、肾上腺素治疗。 3、脑型(中枢型):晕厥发生时血压和心率无改变。因颈动脉窦过敏导致脑血管收缩发生广泛性脑供血不足。阿托品和肾上腺素治疗无效。 颈动脉窦过敏试验 颈动脉窦过敏试验 心电图监测下,病人平卧,先按摩一侧颈动脉分叉处5~10秒,再按摩另一侧,若出现显著心动过缓或心搏暂停2秒以上,提示迷走型,若出现症状无心率改变则为减压型或脑型。 排尿性晕厥 病因及发病机制:植物神经不稳定、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体位骤然转变、排尿时的屏气动作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