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庄子生存论与其文学之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生存论与其文学之关系.pdf

甘肃社会科学 2017年第1期 庄子生存论与其文学之关系 陈 平 黄志浩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提 要: 生存论是庄子学说的核心内容,由于战国时代政治的黑暗和战争的频繁,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然而 面对诸侯重金高官的聘任 时,庄子却断然放弃仕途,选择生存于人 间底层,从而表现 出与孔子等儒家人物迥异的人格特征。在 生存的困境 中,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 ,并从严酷现实的体味中获得 自我的觉醒。其言说中透露出的个体生命至上,万物 齐一平等,个性 自由张扬等思想,不但与其文学创作互为表里,而且成为庄子卓尔不群文学独特品格的内在动因。 关 键 词: 庄子;生存论 ;文学;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 : 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17)01—0031—05 庄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政治黑暗、战争不断的乱 创立的儒家学说,就是自觉地以周王朝的礼乐思想为基础,构 世,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因而 庄《子》中关于人的生存 建了为统治阶级所用的政治规范和伦理等级秩序。庄子不但 问题的言说占据了很大比重,生存论是庄子学说的核心内容。 在言说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而且在人生道路的抉择上,也 从 庄《子》中透露出来的庄子贫困处境看,庄子的内心充满了 表现出迥异于儒家的独特个性。庄《子》的《秋水》《列御寇》 生存的忧愤。他和他的后学们把愤世嫉俗的思想包裹在 “汪 两篇中都描写了楚威王用重金厚礼聘请庄子为官之事,《史 洋恣肆,仪态万方”的寓言形象中,创造性地完成了这部著作。 记》在篇幅不长的庄子传中也特录此事,且更明言是 “许以为 闻一多先生说:“庄子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侵入了文学的圣 相”,足见这一史实在庄子生平中的分量。《秋水》载: 域。”_1]2舳作为哲学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的庄子,他的言说既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日:“愿 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文学的独特性。他所贡献的思想资源 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日:“吾闻楚有神龟,死 和文学之美,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而且在整个中国古 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 代也是极为鲜见的。 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 一 、生存选择中的觉醒 日:“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 庄子关于人的生存问题的看法可谓超越了他所处的时 涂中。” ∞一 代。逃避一切政教名利,回归人的生存本能,是庄子生存论的 文中的“神龟”,是指其 “骨”(龟甲)可以预测凶吉,占 卜 基本立场。所谓 “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 神灵。与此相关,《外物》篇中就记有神龟为暴君所杀之事。 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骈 虽然它的龟甲能占 卜如神,然仍 “不能避刳肠之患”。所以庄 拇》)I21323。在庄子看来,这些人虽然名号各异,而于伤性害身 子不愿做供于庙堂之上的死龟,而宁可曳尾于泥水之中,做一 的结果是一致的,其中庄子对中国古代士人 “好为王霸术,要 个虽然贫困却可以自由生存的“龟”。很显然庄子在 “人世”的 作弱燕师”传统政治情结的否定最为决绝。个中原因,盖与他 富贵和危险与“出世”的贫困和自由两者间,选择了后者。需 对个人生存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 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个选择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庄子属于战国时期的“士人”阶层,曾做过漆园吏。据 《史 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的用意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儒 记 ·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善属书离辞, 家的“穷达论”是一切从君王出发,如果帝王需要,则可以不顾 指事类情……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因敢于对儒墨学说乃至 一 切危险追随相从,而庄子是从自我个体生命得以保全的意 一 切尊者权贵进行嘲弄攻击,“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 识出发,并不考虑帝王利益;其次,儒家不管是 “穷”或“达”,所 传统的中国古代士人,都有天生的政治情结。春秋时由孔子 遵奉的仍是符合群体意识的 “尊德乐义”,所以“穷达”的选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