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保护视角下民俗旅游开发的反思——以赣南民俗旅游为例.pdf
2017仨 赣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1
第一期 JournalofGannanNormalUniversity Feb.2017
· 民俗学研究 ·
文化保护视角下民俗旅游开发的反思
— — 以赣 南 民俗旅 游为例
樊国敬,陈春梅
(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新宠,民俗文化的消费成为人们 出行游玩的重要诉求,在旅游
市场中的重要性 日渐明显.所以发展 民俗旅游是大势所趋。赣南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绝
对的优势,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从文化保护方面进行探讨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提
出建议 。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发展与保护 ;文化反思;赣南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7)01—0062—05
自2O世纪末开始,民俗旅游就成为我国旅游 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建设性建议:树立客家民居、
行业开发的新动向且逐渐发展兴旺,也成为许多学 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的组合开发;并指
者、旅游开发者研究的热点。国内对民俗旅游的研 出有效地利用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
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关民俗旅游最早的著 实施产品开发策略,才能促进本区旅游的持续、健康
作是 1990年刘丽川I编著的 《民俗与民俗旅游》一 发展。 樊国敬、邹春生在 《由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
书,…随后,邓永进等人撰著了 《民俗风情旅游》 j
源引发的思考》中提出了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的
(1997年版),巴兆祥主编了 《中国民俗旅游》(1999
开发思路:保持客家民俗村中客家 民俗的原汁原味,
年版)J,吴忠军编著了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丰富客家民俗村的旅游活动形式,增强游客的参与
(2001年版) ,等等。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概括和
性,并把客家风情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 这
梳理了民俗旅游的定义、种类和功能等,为民俗旅游
学科体系 以及 民俗旅游开发的模式和原则做了开拓 些研究都很全面的论述了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发展与
式研究。此后,民俗旅游的研究从全局性转入地方 保护的内在关系。
区域的角度,学者们面对民俗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 民俗旅游的开展,不仅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大
题渐渐提出 “保护”的思考,如罗小燕、吴亚平在 《赣 大提高了当地民俗旅游 目的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也
南旅游开发进程中客家文化保护》中提出在开发客 大大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项 目,民俗旅游的重要
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客家文化,并就 性不言而喻,然而要发展健康可持续的民俗旅游就
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推进 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制化建 要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所 以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
设,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 ,加强对青少年的客家 民俗文化 。
历史文化教育,建议客家围屋申报世界遗产,改革文
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 周建新在 《客家民 一 、 民俗旅游的内涵
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众化旅游 日渐被个
出发,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