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众声喧嚣中发出理性声音
在众声喧嚣中发出理性的声音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与纸媒时代评论的不同,并提出自媒体时代,在多元话语体系的现实背景下,主流媒体必须以理性、客观的评论先发制人、先声夺人,打造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众声喧哗中,让理性的声音成为引领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新闻时评理性
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曾经说过;“《人民日报》现在的发行量是280万份,而姚晨的微博粉丝有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即使不算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这是张研农几年前的担忧,如今,姚晨的粉丝已达7800多万,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媒体的订阅量却在下滑,显然,这其中的差距已经无法消弭。同时,微信已经异军突起,一些影视明星、畅销书作家的微信号也动辄达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阅读量。自媒体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疯转”,每个人面前不但有一个表达观点的“麦克风”,还有一个表明立场的转发“按钮”,麦克风必然导致众声喧哗,转发会让喧哗更加喧哗,甚至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在多元话语体系的现实背景下,主流媒体必须以理性、客观的评论先发制人、先声夺人,打造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众声喧哗中,让理性的声音成为引领
一、网络时代与纸媒时代评论的不同
在纸媒时代,评论一直是传统媒体的重要内容和表达立场的基本形式,也是营造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手段。尽管在纸媒时代,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杂音噪音,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传播渠道和手段,只能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传播力相对较弱,很快会被主流声音淹没
而网络时代,任何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的那一刻,就呈现在网民面前,声音也从那一刻开始发出,围观者有之,一叶障目者有之,歪读误读甚至反读者有之。在这些喧嚣的言论中,尤其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而且最容易引发不明真相者的起哄。一种是涉及官员的,一种是涉及富人的,极容易引发部分人“仇官”和“仇富”的心理反应,导致网络舆论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官员和富人推向不利的一面。尤其在经过部分网络“大V”们转发或解读之后,放大效应进一步显现,此时,一些正义、理智的声音即便发出,也会陷入“泥沼”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7月28日,一段“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的视频热曝网络。“没人性!”数千条网帖同声谴责。在这段长达两分多钟的视频里,只见一个儿童躺在路边,一位母亲模样的妇女蹲在地上哭喊,“赶快救人啊!救人啊!”接着,一位赤膊、父亲模样的男子拎起孩子双腿,倒背在肩上。围观群众喊“让警车送医院,”可一旁的几位警察似乎无动于衷。该男子狠狠踹了苏州牌号“E0782”警车一脚,又嘴里骂着什么,走向一辆刚驶来的面包车。待车门“哗”地拉开,视频戛然而止。按说,这是“有图有真相”了,所以,网络上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指责警察的“冷血”、“缺乏人性”、“见死不救”。即便有人对事实真相存疑,但立刻遭到网民的围攻
直到第二天,《新华日报》的一篇调查报告才还原了真相,原来是出警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路遇溺水事故,主动上前帮助呼叫120,并请求增援,之后又帮助施救。调查报道出来后,舆论也随机180度转弯,委屈的民警赢得了迟来的赞誉。苏州一位年轻警察感叹,社会对警察要求越来越高,而警力配备普遍不足,警察的一点点问题都会通过网络被放大,警察应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能惊慌失措,面对舆论的批评,也不能沉默不语
从一边倒的批评,到较为理性的争辩,再到“还原真相”报道引起的舆论变化,让人不得不思考:面对热点,我们是否曾经缺失过客观与理性?面对舆情,相关部门、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责任?很多关心热点事件、能够理性评判的人,依然是不在网上发言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网络上,我们都应该自觉与客观理性同行
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随着互联网的狂飙突进,全民表达、全民评论已经成为可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诉求各异,即使针对同一事件同一话题,不同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观点的表达本来就有差异,而网络催生出的“自媒体时代”,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关注的公共事务表达个人的观点、立场。这种基于群体、个体差异之上的意见表达,让构建主流舆论的难度加大,引导舆论的迫切性也更加强烈
二、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在舆论上的不可替代性
即便如此,从积极方面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仍然具有微博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微博在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员,但是由于微博碎片化的内容和个性化的写作方式,使微博不可能成为人们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则不一样,它有鲜明的主题、严密的论证和强大的说服力,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往往能为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思路或方法
首先,传统媒体的新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