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家指导专题高考作文成功的五大支点
专家指导专题——高考作文成功的五大支点
高考作文:成功的支点在哪里?纵观历年高考满分作文,透视其成功之处,不难发现,成功作文无不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或思想深厚,或妙用素材,或语言精美,或形式独特,或充满人性之美。这些突出的特点在考场上给阅卷老师以极大的阅读快感,赋以高分自在情理之中。
支点一:思想深厚-----让你的思想积淀薄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高考作文成功的支点之一便是思想深厚。请你切记:考场之上一定要让你的思想积淀薄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没有思想的人是空虚的,没有思想的文章是低劣的。回首瞻望一下,一部部中外名篇佳作哪一个不是以其深厚的思想性而名垂青史的。《史记》如此,《红楼梦》如此,《阿Q正传》亦是如此;《战争与和平》是这样,《巴黎圣母院》是这样,《老人与海》也是这样。再看看历年高考作文中能给人心灵以猛烈触动的满分佳作,何尝不是如此呢?2001年高考佳作《赤兔之死》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深厚的思想从哪里来呢?
深厚的思想从阅读中来。须知,广泛的阅读乃是形成深厚思想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积淀深厚的思想必须从阅读开始。广览天下优秀作品,逐步积累起一个博大的资源库。
深厚的思想从生活中来。阅读是理性的,面对现实生活却是感性的,生活是如此广阔,处处时时都能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同学们应特别注意从生活中积淀思想。
深厚的思想从反思中来。阅度书籍,感知生活,搜集到的只是思想的原材料,要成为自己独特的思想,还需进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过滤思想的过程,也是积淀思想的程。
深厚的思想从写作中来。积淀思想的目的是要将它通过语言的表达显示出来。深厚的思想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才能逐渐成熟。
当思想的积淀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后,那么作文成功的第一个支点便打造成功了,此时让你的思想在你的笔下纵横驰骋,定会薄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来,请看成功例文。
感时花溅泪
湖北一考生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它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支点评析]
“浅尝辄止”是思想浅薄的外在体现,不能主动深入思考的人永远无法形成深厚的思想,在历年高考中,这种思想的浅薄让大批考生吃足了苦头,许多人也能在文中列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人物来,然而也仅仅只是简单的列举而已,或是虚张声势,或是空喊口号,或是人云亦云,这些外在的表现无不暴露出众多考生的思想贫乏,这种没有灵魂的文章怎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大败而归自在情理之中。然而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卓然不凡的、特立独行的思想。
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很独特的,独特在那里呢?大凡考生写作此题,一般从两个方向立意,一是感情对理智的不利影响,二是情感能帮助人做出正确的选择。本文却走出了第三条路:景随情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粗看此论似乎太过“中庸”,细看,见解却是十分新颖,你看,李清照笔下同是一个事物,不同时期却有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3.1酶和atp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2.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4.1细胞的增殖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4.3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1.4.2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2.2.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