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唐风宋韵第八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唐风宋韵 第八期 张晓耕 整编 阅读寄语:读一读别人对唐诗宋词的畅想与感悟,你也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人间自是有情痴 遣悲怀三首(其一)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一 《红楼梦》中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说的是多病多愁的林黛玉为《西厢记》的文字和《牡丹亭》的曲词而“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的故事。元人王实甫《西厢记》张生与崔莺莺故事中的缠绵悱恻,为什么能令黛玉如痴如醉,心动神摇?其实《西厢记》是根据一位“情痴”的《会真记》改编的,这位“情痴”就是唐代的大诗人元稹,而《会真记》又恰恰是元稹自己的传奇。鲁迅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这样介绍《会真记》:“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何为“情痴”?“情痴”就是能一往情深的人,就是能为情而歌哭悲戚的人,元稹就是这样一位情痴! 说元稹,话元稹,那真是一言难尽啊! 元稹是以“贞元(唐德宗年号)才子”的身份跻身大唐才子的行列的,贞元九年(793)那年,元稹十五岁,就参加了朝廷的“明经”考试,一举及第,自此赢得了进身仕途的资格。按唐代的选官制度,“明经”及第还须经过吏部的考核才能被授予官职,也就是说“明经”及第只是获得了担任官位的候补资格。 这一“候补”的时间,对才子元稹来说,的确是太长了,一“候”就是八年。贞元十八年,那时元稹已是二十四岁,吏部正要补充遴选一些六品以下的官员,元稹于是参加了吏部的这次考试。这种考试有两类,一类为“拔萃”科,一类为“宏辞”科。元稹参加的是“拔萃”科的考试。“拔萃”考试按规定必须“试判三条”,这十分像我们今天攻读MBA学位的人根据案例来做分析,只不过MBA考的商业才能,而“拔萃”考试考察的是“从政”的剖事析理的能力。 对于元稹来说,做三个“案例分析”,自然是“举笔之劳”,元稹轻松闯关。按吏部的规定,被考核的人一旦中“拔萃”科,就可以授予官职,元稹就是在这一年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个“正九品上”的官位。说是九品官,任务就是“雠校典籍,刊正文章”,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在皇家图书馆整理典籍的职员。 二 诗人元稹二十四岁那一年,对他个人的私生活来说,也是值得记取的一年。这一年,他得到了任京兆尹(也就是现代人说的“长安市长”)之职的韦大人的青睐,韦大人将自己的女儿韦蕙丛嫁给了元稹。 在此之前,元稹曾有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会真记》中张生的情史其实差不多就是元稹二十四岁前的轰轰烈烈的初恋史。 《会真记》中的崔莺莺貌可倾国,才华也不让张生,她托红娘送给张生的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言辞清丽且又含蓄蕴藉,即使今人读来,也是一首动人的爱情诗篇,怎不能令张生意痴神迷,一往而情深。 《会真记》可以说是元稹初恋史的独白,同时也是才子元稹对初恋的美好追忆。《会真记》的结局是张生离开莺莺赴长安应考,莺莺不久嫁与他人。一场初恋如风花雪月,付与了普救寺的断壁颓垣;一场难忘的缠绵悱恻,留在了二十四岁时的美好记忆中。 说诗人元稹是情痴,“痴”就痴在他得了“新欢”之时,并没有在记忆中抹去旧情。初恋的美好美就美在纯洁、美在无邪。遍览唐诗宋词,很难有几位诗人能像元稹那样在诗文中将自己的初恋如此不加掩饰地借传奇故事昭示世人,如果不是多情的才子,重情的诗人,是不会将这样铭心刻骨的美好记忆写成传奇,吟成诗行的。 除了写成传奇《会真记》外,诗人元稹还写了五首《离思》诗追记那场美好的初恋,其中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代的诗评家范摅于《云溪友议》中说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故的妻子韦蕙丛而作,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四川联合大学的教授周啸天先生则不以为然,他以元稹的另一首作于元和五年(810)年的诗歌《梦游春七十韵》为依据,从《梦游》诗中的“觉来八九年,不向花丛顾”推断出《离思》诗写于“盖自弃双文至娶韦蕙丛其间八九年也。或以为悼亡诗,误。” 这么说来,《会真记》中崔莺莺的生活原型就是双文。与初恋中的情人双文挥手告别后,竟让诗人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竟使世间所有的女子与双文相比“粉黛无颜色”,这当然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因素,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证明了元稹对双文曾用情至深,曾投入地爱过一回。 其实,诗人追记初恋,追记的不仅仅是一段情感,也是在伤悼美的悄然消逝,是在伤悼一段少年时光的悄然流逝。恋人美丽的容颜,少年无邪的如山百合花般的情愫,似水的青春年华,这一切都是美的,现在都从指缝中一一地悄然滑过,怎能不黯然神伤? 记得西方的小说家王尔德说过:真正的诗人眼中只有美,他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善。元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