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探析
中国古佧文学砑统
《三国演义》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探析
。邓世平
摘 要:《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描写武将武艺和描绘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不仅
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比喻的运用让小说充满了生
动形象的画面美,使得小说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关键词:《三国演义》 比喻修辞格运用 画面美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达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侧面烘托,例如第七十一回写黄忠
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作品的一大特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大喝一声,犹如雷
色。比喻的运用使得本来气势澎湃的文章显得更加瑰丽多 吼”。这里将黄忠下山时的气势说成“山崩地塌之势”,将
姿。具体来说,比喻的运用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武艺、描 他的吼声比作惊雷,展现了黄忠勇猛、果敢的性格。
摹场景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上角 同样的比喻出自不同人物之口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性格特
度,对《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这些 点。例如第三十九回,夏侯悖面对初f{{茅庐的诸葛亮在博望
, 比喻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美学价值(促进小说画面美的实 坡所做的军事布置,说道: “今观其用兵……正如驱犬羊与
现)做初步探讨。 虎豹斗耳!”将自己的军队比作虎豹,将敌军视为犬羊,显
一、《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 示了他轻敌、自傲的性格。而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吾视曹
(一)用比喻刻画人物 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将曹操的百万大军比作蚂蚁,展
《三困演义》中对人物的描写是多角度的,作者不但直 现了他的胸有成竹与高度自信。这个比喻与夏侯悖的比喻类
接描绘人物的外貌,而且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还常常通过 似,所传达出的人物的性格却有所不同,原因就在于诸葛亮
他人之口来评述人物。而对人物外貌的描绘和性格的刻画, 对敌军做了全面的分析,已经“知己知彼”,而夏侯悖只是
通常运用比喻手法,甚至借用他人之口评价人物,也离不开 盲目自信。
比喻。 3.用比喻评论人物
1.用比喻描写人物外貌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小说中
虽然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但作者在描绘他们的外貌 的人物之f1评价人物,另一种是作者自己评价或转引民间评
时并没有千篇一律,充分考虑剑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 价。但无论是哪一种,往往都要借助比喻。
不同特点,在比喻的选用I-.二IiE常成功地突H{了人物的个性特 先谈借别人之r]评价人物。第三十六回写徐庶回马荐诸
征,从而使得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第一 葛,将n己与诸葛亮作对比:“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
回写刘备的外貌是“面如冠玉”,将刘备的脸比喻为 凤耳。”徐庶是个很有才华的谋七,但与诸葛亮这个“麒
“玉”,一方面表明了刘备并非粗俗武夫,另一方面义暗示 麟”、。鸾风”相比,他只能是“驽马”、“寒鸦”,由此
此人将来必会至尊至贵。而对张匕的描写就截然不同,“豹 可见对诸葛亮评价极高。听过这两个比喻,刘各自会在心中
头环眼,燕颁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将其与 对诸葛亮的才能做出衡量,这样才会有后来的“三顾茅
“虎”、“豹”、“马”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张毪的勇猛, 庐”。第三十九回,博肇坡之战前夕,徐庶再一次在曹操面
是一个典型的冲锋陷阵的武将形象。这样勇猛的大将,再配 前评价诸葛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比喻
以巨雷般的吼声,能够在长坂坡以一声怒吼惊退曹操的追 之中蕴含着对比,实际是提醒曹操不要轻视诸葛亮。因为徐
兵,也就顺利成章了。虽然关羽也是武将,但却与张色明显 庶在当时已经很有名,大F人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