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助生活资源激发学生习作思维探析
借助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思维探讨 摘 要:生活一直都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伴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感和素材。通过在悉心观察中窥探生活的本源“美貌”,在情境创设中还原生活的本来“容颜”,在真实体验中品味生活的本来“真情”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借助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真实体验;习作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88-01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由此可见,生活一直都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伴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感和素材。那么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链接生活资源呢?
一、在悉心观察中窥探生活的本源“美貌”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习作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生活、体悟生活之后的真情倾吐,需要学生不断地介入生活进行不断学习和理解,重新构建自身独特的教育结构,从而创造出比观察生活、自主思考更高层面的作品。每一个生命个体一开始就具备了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天性,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与考量正是需要在习作练笔中不断延续的优质品质,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不断提升重要推手,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重点。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推荐雏鹰争章》习作中,如果没有前期的有效准备,而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讲习作方法和策略,学生终究难以写出精彩的习作来。因此,在教学这篇习作之前,教师应先引领学生将关注的视角投向生活实际,认真细致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只有在悉心体悟和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内心才能形成良好的表达素材,原本生活中各种美妙的情感和瞬间才能浸润学生的内在心灵。有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也才能够在练笔实践中真正懂得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策略。因此,学生只有真正形成用心感受、观察生活的心灵,才能选择其最佳的策略和方式进行表达,才能开掘出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闪光点,从而树立从生活资源中挑选素材的良好习惯
二、在情境创设中还原生活的本来“容颜”
著名学者皮亚杰说过:“一切只是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习作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就是要借助直观形象的还原方式指向原本的客观存在。纵观整个习作过程,学生就是要运用内心的语言展现、重塑客观存在的种种美好,但学生如果无法有效连接内心语言与现实生活,真正有效的写作将永远都无法发生。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理应为学生复原生活的本真,创设具有浓郁生活情境的真实存在,让学生浸润其中,给予学生深度观察的机会,唤醒学生沉睡的习作灵感。例如,小学五上习作1的习作就是要求学生借助一两个典型的事例描写一位老师的特点。很多教师都喜欢结合本单元中描写老师的课文,引领学生写作方法的层面传授写作技巧。这当然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如果仅仅限定在技术层面,习作教学真正的灵动感就无法形成。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将思维重新回溯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同老师的别样特点,进一步拓展老师选择的范围,回忆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点滴细节,将教学环节触发到学生最为柔软敏感的地方,激发学生内在的强力情感。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并以生活为样本,快速找到与写作结合的素材资源,从而为突破这篇习作的难点奠定了基础
三、在真实体验中品味生活的本来“真情”
中国有句谚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仅仅凭借课堂教学中和一本有效的教材,学生要想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将是一件难事。生活教育理论鼓励学生要“学做合一”。纯粹的观察与体悟只是记忆中的抽象事物,在一般情况下难以真正将学生内在的情感裹挟出来,而仅仅形成个空无的架子。很大程度上,小学习作教学的精髓便在于引领学生走出课堂,重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丰厚的生活资源中自由徜徉,让习作灵感荡漾在学生脑海意识之中。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更应该是生活发现的引路人,与学生一起感知生活的美好,共同体验生活的真情所在。例如,在教学《二八月,看巧云》这一习作时,如果全部宅在教室里,富有个性的习作将难以产生。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秋游或者春游活动,引领学生在现场观察天空云彩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相互交流、现场描述,并在必要时引领学生进行适当地记录。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对教材的例文进行创造性补充:如果你来写这篇文章,根据我们已经形成观察结果,你会怎样来写呢?从而将写作方法在这样的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分享。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还可以结合综合性探究课程,借助深入实际的综合性实践方式将学生的身心印象现实生活,引领学生从现实生活资源收集、整理素材,引领学生历经观察、分析、反思、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认知途径,形成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