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数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5]明确诊断;年龄为2~14岁;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有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通过肝肾功能检查、心脏功能检查与血尿常规检查,发现肝、肾、心、肺等重要器官有严重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不佳,或不能根据医生嘱咐配合治疗的患儿;中途退出治疗的患儿
1.3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所用药物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每次沙丁胺醇2.5~5.0 mg或特布他林2.5~5.0 mg)、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每次给药200 μg,每日给药2次)等。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孟鲁司特(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规格为4 mg×5片/盒)治疗:2~6岁,4 mg/次,1次/d;6~14岁,5 mg/次,1次/d。在治疗后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疗效判定
1.4.1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判断 显效:患儿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胸闷、咳嗽、气急、喘息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经听诊患儿两肺的哮鸣音彻底消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X线检查患儿肺纹理与治疗前相比更加清楚,患儿斑片阴影已吸收;经痰培养结果为阴性,患儿血氧饱和度90%。有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胸闷、咳嗽、气急、喘息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听诊患儿两肺哮鸣音显著减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X线检查患儿肺纹理紊乱现象减轻,几乎所有的斑纹状阴影已吸收;痰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血氧饱和度85%。无效:患儿体温或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白细胞计数未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肺野中斑片状阴影没有吸收,或范围有所扩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肺功能检测 在患儿入院时、完成治疗后对其肺功能进行检测,在检测时所用仪器为科时迈肺功能仪,检测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
1.4.3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口腔感染、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马卫宁,左晓?h,周小建,等.上海松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变态反应原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6):780-785.
[2]茅松,刘光陵,夏正坤,等.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366-3368.
[3]贺娟梅,李小荣,李复红,等.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观察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12):1224-1227.
[4]袁春雷,官燕飞,叶贵诚,等.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4):3535-3536.
[5]李福,罗文娟,赵晓瑞,等.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4):384.
[6]彭瑾,刘同华.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临床应用对比[J].中华肺病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6):104-106.
[7]洪建国.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要点的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2):101-103.
[8]洪建国.环境污染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4):241-244.
[9]郑贵浪,吴家兴.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和细胞因子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 18(12):1387-1388.
[10]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