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牙鲆的养成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鲆的养成技巧

牙鲆的养成技术    牙鲆的养成技术      牙鲆可以在室内的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也可以在海域中用网箱养殖,两者各有特点。在室内水泥池养殖,设备投资大,养殖成本高,鱼体生长较慢,但好管理,能及早检查到疾病,容易采取治疗措施;网箱养殖则具有投资少,鱼体生长快的特点,但管理不方便,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成活率低,对疾病不能及时防治。   1、室内水泥池养殖   1.1养殖池条件   养殖牙鲆的场所应选在水源清新、无污染、水交换方便,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的地方,养成车间可用砖石结构墙壁,屋顶采用钢框架、木框架结构,盖上玻璃瓦或石棉瓦,以控制光照(1000-5000勒克司),因为过强的光照会使牙鲆呈现不安,也会使池底、池壁繁生藻类而影响摄食和生长。养殖池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等,面积为30-80m2,水深1-1.2m,排水口方向按2%-3%比例倾斜,设进水口4-6处,并朝同一方向进水,使水形成环流,以便残饵和排泄物顺利排出。为防牙鲆跳出,池壁应高出水面30-50cm,配备发电、充气、饵料加工等设备。   1.2苗种来源   牙鲆苗可从天然海域直接捕捞,也可从养殖场购进,其中以后者的质量较好。当养殖池的水温达13℃以上就可进苗,要求苗种5cm以上、能完全摄食死饵或配合饲料,体呈长椭圆形,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病无伤,体色一致,花纹清楚,近似天然色,白化和黑化个体尽量不用,忌老头苗。   牙鲆苗种的运输方法多种,一般常用卡车装帆布篓散装充气运输、塑料袋充氧运输等方法。运输时注意以下几点:   (1)运输前12小时停止投饵,运输过程中也不能投饵;   (2)不宜用混浊的海水和污染的海水运苗;   (3)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水温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为防止鱼体受伤感染,可在水中加一些抗生素;   (4)运输装置要遮光,避免剧烈摇晃。运输时应避开7-8月份的高温季节,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3苗种放养   鱼种下池前要作好消毒工作,放苗时注意调节水温、盐度之差,放养密度可根据鱼体面积和养殖池中放养覆盖面积来计算,其公式为:   放养面积率(%)=平均鱼体面积(cm2)×放养尾数÷养殖池底面积(cm2)×100   放养尾数(尾)=养殖池底面积(cm2)÷平均鱼体面积(cm2)×放养面积率(%)   一般以放养面积覆盖率为80%-90%为宜,在高温期最好控制在40%-60%。10g以下的稚鱼放养密度应适当减少,因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和氨排泄量比大鱼高得多,如果养殖池的换水条件较好,密度可适当大一些。各期放养密度可参考表1。   1.4饲养管理   牙鲆喜食鲜活饵料,但直接使用容易败坏水质,且难以添加营养剂和药物等,故一般采用合成饲料,如以80%新鲜鱼虾作主要原料(为增加营养可再加10%-12%的鱼粉),8%的玉米粉、生饼等作辅助原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用来加工牙鲆饲料的鱼虾主要是糠虾、沙丁鱼、玉筋鱼、鲤鱼等。具体的投喂量、投喂时间要根据鱼体大小、水温等确定,以不留残饵为适。一般每天投饵2次(7:00、17:00),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依“少、多、少”的步骤进行投喂,即先以少量饵料引诱鱼来觅食,再视鱼群的大小多投,待大部分鱼吃饱后,再少投至池的四周,以使整池鱼吃饱。当水温超过一定范围(>25℃<12℃)或进行药浴时,要适当减少投饵次数或停喂。投饵要均匀,避免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以免营养不全。   1.5疾病防治   对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保持良好的水环境;(2)饵料要新鲜清洁,适当控制投饵量,以防劣质或残饵破坏水质,高温季节最好在饲料中添加3×10-6-5×10-6维生素C、E和复合维生素;(3)苗种入池前用2×10-6的福尔马林或10×10-6的高锰酸钾药浴3分钟;(4)定期投喂药饵,可将小杂鱼切碎后加入50-75mg/kg的抗菌素,浸泡0.5小时后进行投喂,连用10天。(5)每15-20天用挂袋或泼撒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的方法进行水体消毒;(6)及时捞出池中的死鱼、病鱼,防止痢疾的传播。有经验表明,适当混养活动性强的鱼类(如石斑、美国红鱼等),既可减少残饵量,又可提高饵料利用率、增加水中溶氧量。   牙鲆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两种:(1)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鳍条充血,皮肤和肌肉出血或肠道发炎,腹部肿大。此病可按每千克针体重用药75-100毫克的量投喂抗菌素药饵;(2)成鱼气泡病。主要病状为鱼体的眼球上有大量的气泡,体色发黑,不摄食。这主要是因为水体中溶氧过饱和、水质粘稠不爽等原因造成,故在养殖中应随时注意调节水质。   1.6日常管理   鱼种入池后要根据其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分选,因为分选可避免鱼体因个体差异而互相残食(特别是全长在10cm以下的)或抢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