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二首 ——离别·诗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诗的技巧,体会诗的感情,答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并规范思路,提高古诗鉴赏能力。重点:准确判断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提高准确地运用术语解答诗歌鉴赏题的能力。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例:《柳梢青 送卢梅坡》《谢亭送别》《江亭夜月送别》《送友人》《春夜别友人》 2、送别习俗:折柳送别、唱歌送别、喝酒送别。 不管以歌相送,以目光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还是以别的相送,其实都是以情相送。唯有真情相送,才能打动人心,才会流传千古。 【情感小结】 (一)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 (三)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鼓励 (四)坦陈心志的告白 (五)别后情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担忧、祝福、嘱托 【送别诗常用意象】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植物类:柳、浮萍、孤蓬动物:杜鹃、鸿雁 送别场所类:南浦、长亭、灞陵 送别环境:饮酒、流水、夕阳、月、春草 [小结意象与送别诗情感关系] 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选择意象是有目的的,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明确考纲考点】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谢亭送别 ----许浑??????????? ????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 ????? 2、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怎么看? 答案:?“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步骤一:判断手法)时值深秋,两岸青山,秋水碧绿,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步骤二:具体分析)美景反衬别离的孤寂之情,进一步增强别离之苦痛,更好的抒发了不忍别离之情。(步骤三:点明感情及效果/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6湖北卷) 【注】①凤城:京城。 问: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 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诗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自然也具有送别诗的基本特点。送别诗里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必要的节令、时间、地点等之外,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渲染气氛,创造特定的意境;二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通过景物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送别诗的抒情方式也有两种,上文已述,不再重复。 细读两诗,可以发现严维诗里的意象,主要是“行舟”、“寒鸦”和流“水”,表达的是较为单纯的离别忧愁之情;而韩琮诗里的意象主要是“凤城(京城)”“楼阁”、“ 宫前水”“ 声”,所以表达的不仅仅是离别之情。那么其中还有什么其他的深意呢?联系“古今情”,审读“流尽年光是此声”一句,可知是“宫前水”使人“流尽年光”,也使人感叹时世的变迁,其中感慨极深。由此看来,抒发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倒成了这首诗的重点,写得很有新意。这样一读,第(1)题就解决了,即“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意思对即可)。 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 * 送 别 诗 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5课玲玲的画课件.ppt
- 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
-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1词语训练.ppt
-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ppt
- 小学六年级语文怎样做好语文教学设计.ppt
- 小学写字课《田字底雨字头》课件 (2).ppt
- 小学古诗分类大全a.ppt
- 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ppt
- 小学毕业查字典的方法.ppt
- 小学生作文之七、状物作文.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