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男版林黛玉诗意叙事.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国男版林黛玉诗意叙事

法国男版林黛玉的诗意叙事   一样的民族文学结晶 普鲁斯特小说的中译读者,借助《红楼梦》进入《追忆似水年华》,或许是一道方便法门 进入《追忆似水年华》有很多条通道。比如,悉心领略肖邦的《夜曲》,相当于阅读普鲁斯特小说的心理准备。柏格森哲学就像是普鲁斯特小说的理性导言,柏氏哲学中的意识绵延在普氏小说里是寻寻觅觅的记忆。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与普氏小说叙事经常出现的恍惚,互相映照。至于法国印象派绘画,更是普鲁斯特小说的天然友邻。德加的舞女,雷诺阿的吧女,莫奈以《日出《大碗岛上的星期日》,全都可以作为一幅幅插图,放进《追忆似水年华》里 但对中文世界的阅读者来说,以林黛玉形象为参照阅读《追忆似水年华》,比经由肖邦《夜曲》进入普鲁斯特世界还要直截了当。《夜曲》是抽象的,林黛玉是具形的。从林黛玉到普鲁斯特,只消假设一下,林黛玉变成了那个叫作普鲁斯特的法国人即可。其间的区别在于,一者是少女,一者是少男。一者像没能绽放就已夭折的花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重压底下难以生存。而一者却是诸多宠爱在一身,犹如一朵尽情绽放的幽兰,将这类个性作了淋漓尽致的全方位呈现。这样的区别又由于息息相通的秉性而获得奇妙的相似:彼此都因为病病怏怏,因此变得惊人的敏感 倘若可以将敏感看作一种疾病,那么病患则使敏感气质获得了神奇的营养。靠药物维持的生命,会不知不觉地脱离常人常态的轨道,跌跌撞撞地闯入心灵的旷野,走进旁人熟视无睹的时空通道。疾病通常将病患者抛出日常状态,或者走火入魔,或者入道成圣。疾病是生命转折的双刃之剑,取决于病患者朝哪个方向转变。《追忆似水年华》里的马塞尔,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样,被疾病转向了审美,心灵经由诗意盎然的写作得以去蔽而敞开。与之相应,这两部小说也获得了极其相似的辉煌 一部《红楼梦》几乎就是整个中国文学的结晶。囊括了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谓是这一道涓涓长流之中的精华荟萃。就其文化气象而言,《红楼梦》融会了儒、道、释三家奥义真谛,并且直承华夏民族最始源的集体无意识记忆的《山海经》神话。贾宝玉的形象,就其顽石原型及其衔玉而生而言,颇有《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子;就其世俗造型而言,则显然是《金瓶梅》里西门庆形象的升华。至于林黛玉及其大观园里那些冰清玉洁、心高气傲的女儿们,更是中国历史上诸多精彩纷呈的女性传奇缩影 同样,《追忆似水年华》也是法国文学的荟萃之作。这部小说既具莫里哀式的幽默,又有夏多布里昂小说的浪漫。写到“德雷福斯案件”会流露雨果式的悲悯,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则展示出司汤达那样的历史洞察。更不用说,这部小说仿佛天然具有的巴尔扎克小说的丰富性。巴尔扎克需要用几十部小说才能呈现出来的巴黎社会,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只消几个沙龙场面便刻画得淋漓尽致。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红与黑》中的于连普鲁斯特小说里是叫作絮比安的美男子裁缝。但这类角色一旦站到贵族青年圣卢面前,旋即黯然失色。马塞尔好友圣卢那种不带民族主义色彩的英雄气概,还辉映了当年梅塘夜谭的诸多爱国名篇,诸如莫泊桑的《羊脂球》《两个朋友》,左拉的《磨坊之役》等等;也与普鲁斯特好友都德的《柏林之围》《最后一课》之类的杰作,相得益彰。圣卢那位玩世不恭的舅舅,德绽放就已枯萎的残菊,那么普鲁斯特世界里的女人们全都成熟得风姿绰约,并且一个比一个艳丽。且不说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之类的贵妇,即便是斯万太太奥黛特,圣卢的情人拉谢尔,都亮丽如星光灿烂;更不用说青出于蓝的奥黛特女儿希尔贝特,还有那位让马塞尔爱得死去活来的阿尔贝蒂娜。巴黎的圣日耳曼区在巴尔扎克是心驰神往之地,但在普鲁斯特却是成长家园。巴尔扎克需要花费如许笔墨才能抵达的沙龙堂奥,普鲁斯特只消随手一笔,便栩栩如生。至于莫里哀、高乃依、拉辛们为之付出不知多少心血的舞台,在普鲁斯特小说里却成了主人公藉此观察法国社会、法兰西民族的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窗口 要而言之,《追忆似水年华》具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的包罗万象,雨果小说的悲天悯人,司汤达小说的历史景深,福楼拜小说的人物剖析和人性探究。但假如仅止于此,还不能说这就是普鲁斯特小说,因为普鲁斯特小说在无意中囊括了这四个法国文学地标人物提供的想象世界之后,同时又颠覆了这个世界。用一种非常通俗的说法叫作:重新洗牌。葛朗台、高老头、伏脱冷、拉斯蒂涅、于连、郭文、冉阿让、爱丝梅拉达、芳汀、珂赛特和爱玛,还可以加上莫里哀戏剧里的达尔丢夫,梅里美笔下的卡门,莫泊桑的羊脂球和小仲马《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一众人等,通通在普鲁斯特笔下换过装束、改过面具,然后再重新粉墨登场。整个法国文学到了普鲁斯特笔下,仿佛被凝聚成了一部荟萃式的集大成之作。此乃《追忆似水年华》与《红楼梦》最为相近之处:整整一个民族的文学结晶 如此一部巨著,不仅有着恢宏的叙事结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