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马特公墓倾听伟大灵魂回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蒙马特公墓倾听伟大灵魂回声

在蒙马特公墓倾听伟大灵魂的回声   “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我们游览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起点,既不是攀爬俯瞰巴黎的圣心教堂大台阶,也不是寻找雷诺阿描画过的煎饼磨坊,而是搭乘地铁到克里希广场车站,沿着科兰古街向东北方向步行,去看蒙马特公墓 有着无尽传说的蒙马特,早已不仅是地理上的一块高地,更是充满矛盾的文艺复合体。白天,小丘广场上画家云集;夜晚,红磨坊一带上演红灯区的魅惑戏码。人们说这里最巴黎,而将蒙马特从一个郊外小村庄塑造成为今日模样的伟大人物,则有许多长眠于高地下的这座同名墓地里 沿着马路,我们走上一座颇具年头的铁桥,尽管已在手机地图上确定了蒙马特公墓的大致位置,但仍没想到,墓碑、石棺和纪念性建筑就在桥下,在我们脚下,如潮水般铺展开来 蒙马特公墓占地面积只有10公顷左右,还不到拉雪兹公墓的四分之一,注定了这里坟墓的密集程度首屈一指。造型各异的盒子小屋挨挤在一起,感觉不像拉雪兹公墓那样规划整齐,也许从高空俯瞰,会以为是贫民窟,这倒是符合蒙马特自由散漫的气质 与拉雪兹、蒙帕纳斯、帕西公墓一样,蒙马特公墓也是巴黎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由于设在城内的墓地造成疾病传染,从1786年起,政府规定巴黎市内不许设立墓地。19世纪初开始,一些新的公墓陆续在当时的市郊落成。蒙马特公墓于1825年设立,近200年来,陆续安葬了许多艺术家,以及各界甚至各国的名人,名气仅次于拉雪兹公墓 公墓入口位于桥东南下方,需下一段楼梯才能到达,很不起眼。门卫室外挂着法文和英文地图,供访客自取,参观完了放回原处即可。这种地图非常有用,不仅画出了墓地的整体格局,更重要的是标出了一些名人墓的具体位置,否则在密度极高的墓碑间寻找要凭吊的对象,真不是一件易事 从地图上看,墓园约分为30个区,由纵横交错的大路小路连接,几条主干道都有名字,还有一个草坪环岛,俨然一个缩小版城市。道路两边的行道树秩序井然,不过不像法式园林那样修建成齐整方正的模样,而多了些许恣意 走进墓园,立刻为黑色、白色、灰色的墓碑、墓棺、雕塑、十字架、微型教堂所包围。它们千姿百态,各具性格,每一个都让人眼前一亮 夏日的巴黎午后,数日阴雨后绽露的阳光从树缝中筛下无数斑点,没有落叶,没有风吹过的沙沙声,没有雨水,没有乌鸦叫。三三两两的游人轻声低语,只有铁桥上的车声,偶尔打破这座世外之城的宁静。墓园起首的一段道路正好在铁桥正下方,两侧不少墓碑和石屋的尖顶几乎碰到桥底了,局促到无法呼吸,若在中国,家属一定不愿委屈逝去的亲人,但这里的人们似乎不以为意。和中国人将墓地选在向阳的山坡上的习惯不同,这座公墓建在蒙马特高地西侧的低洼处,利用了一处废弃的老旧沙石场,地势高低起伏 在草坪环岛后方的山坡上,一株叫不出名字的大树下,埃米尔。莫泊桑曾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里描述,左拉“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看来两者记录下的是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不过,“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倒是相当逼真,风雨磨蚀出的两道白色条痕,如同眼角流下的两行清泪。他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流泪吗? 尽管写出了《卢贡“德雷福斯事件”辩护而一度流亡伦敦,最后也未能安然终老 1902年9月28日,左拉在巴黎的寓所里去世,那里距离蒙马特公墓仅仅几百米。一般的说法是他死于壁炉通风不畅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一周以后,他的葬礼在蒙马特公墓举行,就安葬在我们面前的地下。8年以后,他的遗骸被移入先贤祠,供人瞻仰,但雕像和墓碑在蒙马特一直保留下来。墓碑上除了左拉的名字,还有他的妻子亚历山德琳,以及他和家庭裁缝让娜所生的儿子等人,因此实际上是左拉的家族墓地 两天前我们迷失在迷宫般的巴黎歌剧院中,小仲马书中坐在天鹅绒包厢里观看演出的茶花女、德加画笔下的芭蕾舞者和乐师,仿佛都涌到眼前。这两位曾为巴黎歌剧院的声名添砖加瓦的大师,都安眠在蒙马特公墓。但即便按图索骥,寻找的过程仍然颇费周折 地图标明小仲马的墓在27区最西边,那里正好是坡地的西缘,由于坟墓太密,我们上下台阶好几回也没有找到“Alexandre Dumas”的名字。走到一个墓亭的背后,我低头望见亭子里有一个躺倒的人像雕塑,头顶冲着我,两根花瓣点缀的长辫盘在脑后。我对妻说这也许是一个早夭的少女,我们到正面去看看她有什么青春往事吧。结果,绕到墓亭正面一瞧,哪里有什么少女,正是亚历山大“盘绕的长辫”原来是头顶的花环。平躺的雕塑似乎记录的是作家下葬前最后的瞬间。长袍中露出的双脚因为正对访客,已经被抚摸得缺了几个脚趾 只有把身体探进墓亭,仰头望,才能看见天花板上那段著名的法文墓志铭: 我既存在于生,也存在于死。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也许是为了与父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